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華陽洞的意思、華陽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華陽洞的解釋

傳說中神仙所居的洞府。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華陽洞小兒化為龍》:“ 茅山 隱士 吳綽 ,素擅潔譽。 神鳳 初因採藥於 華陽洞 口,見一小兒,手把大珠三顆,其色瑩然,戲於松下。 綽 見之……兒犇忙入洞中, 綽 恐為虎所害,遂連呼,相從入,欲救之,行不三十步,見兒化作龍形,一手握三珠,填左耳中。 綽 素剛膽,以藥斧斸之,落左耳,而三珠已失所在,龍亦不見。” 唐 韓愈 《答道士寄樹雞》詩:“煩君自入 華陽洞 ,直割乖龍左耳來。” 明 楊珽 《龍膏記·酬詠》:“碧霄何路得相逢,不知他日 華陽洞 ,更隔 蓬山 幾萬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華陽洞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其釋義可從詞源、地理、宗教三方面解析。

1. 詞源解析

“華陽”二字源于古代地理方位概念。《爾雅·釋山》載“山南為陽”,故“華陽”原指華山之南,後演化為泛指風景秀麗的山南之地;“洞”則為天然形成的山穴。組合後指代“位于山南的天然洞穴”,體現漢字組合的方位與自然特征。

2. 道教洞天福地

華陽洞是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稱“金壇華陽洞天”,位于江蘇句容茅山。據南朝《茅山志》記載,此處為東晉道教宗師陶弘景隱居著述之地,象征“天地靈氣彙聚之所”,是道教“上清派”發源地之一。

3. 曆史文化價值

北宋《太平禦覽》引《茅君傳》描述華陽洞“有三宮五府,玉戶金門”,其名見于曆代文人詩詞。唐代詩人劉長卿曾作《送陸羽之茅山》提及“華陽洞”意象,賦予其隱逸文化與仙境象征的雙重意涵。

4. 現代地理标識

當代《中國地名大辭典》定義華陽洞為“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風景區主體溶洞”,洞内留存宋元摩崖石刻及道教符箓遺迹,兼具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産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華陽洞”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華陽洞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洞府,常用于形容幽深隱秘的仙境。這一含義源自道教文化,與洞天福地的概念相關。


二、地理實體

  1. 安徽含山華陽洞
    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褒禅山景區,是國家級4A景區。洞深1600米,以“洞中有洞、洞内有河、河上泛舟”為特色。北宋王安石曾遊覽此洞并寫下《遊褒禅山記》,考證其古名為“花陽洞”。
    曆史背景:唐代高僧慧褒結廬于此,後發展為褒禅寺;明代洞内留有“華陽”石刻,清代文人題記衆多。

  2. 江蘇茅山華陽洞
    位于江蘇句容茅山,被道教列為“第八洞天”,稱“金壇華陽洞天”。洞内曾有陶弘景等曆史人物隱居修煉,留有蘇東坡題刻“華陽洞”三字。


三、文化意象

  1. 神話傳說

    • 唐代《龍城錄》記載茅山隱士吳綽遇仙童化龍的傳說。
    • 宋代《夷堅志》描述李大川墜入華陽洞的奇幻經曆,洞内見棋局、誦經聲等異象。
  2. 文學象征
    明代戲曲《龍膏記》以華陽洞隱喻仙境,表達對超脫塵世的向往。


四、其他引申

四川華陽洞曾衍生出成語,比喻“心思深沉、不易受外界幹擾”,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語境理解。


華陽洞既是現實中的自然景觀,也是道教文化中的仙境象征。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景點或傳說,可參考安徽、江蘇兩地的文獻及遊記。

别人正在浏覽...

阿佛洛狄忒安集白玉蟾報罷飙流癟塌塌博識長歌當哭椽欂當寝丹丘生短書發碇反形返櫂伐山語逢留粉撲釜斤改容易貌乖叛光縫冠士漢調二黃寒栖後夫人貨運講義蹇視高步奸雄湔濯剿除嬾惰兩樣子瀝青六征吏卒戮餘毛石明聰木冰母範盤陀平禮佥允啓白清彜棋聲帬介曲泉肉吊窗色塵世産視候惕兢圖闆文人雅士線民小寡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