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補定的意思、補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補定的解釋

(1).補充訂立。《晉書·禮志上》:“又以《喪服》最多疑闕,宜見補定。”

(2).見“ 補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補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和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補(補)

    • 本義:修補衣物缺損,引申為填補空缺、修正不足。《說文解字》:“補,完衣也。”
    • 擴展義:補充缺失、彌補疏漏(如“補漏”“補遺”)。
    • 本義:安定、穩固,引申為确定、規定。《說文解字》:“定,安也。”
    • 擴展義:制定、裁定(如“定稿”“定規”)。

合成詞“補定”:指對已有事物進行補充修訂并最終确定,強調在原有基礎上完善并形成定本。


二、典籍用例與權威釋義

  1. 《宋史·職官志》

    記載宋代官制修訂時提到:“诏大臣補定役法。”此處指補充修訂徭役法規并最終确立。參見《宋史》卷一百七十七(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釋義

    明确“補定”為動詞,釋義:“補充修訂,使成定本。” 例如清代文獻《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補定條例”即指完善規章。參見《漢語大詞典》第9卷第112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辭源》考釋

    指出“補定”屬文言複合詞,多用于典章制度、文獻典籍的修訂過程,如明代《永樂大典》編纂需“補定訛誤”。參見《辭源》(修訂本)第三冊第2456頁(商務印書館)。


三、現代應用提示

現代漢語中,“補定”已被“修訂”“增訂”“核定”等詞替代,但仍見于古籍研究、曆史文獻領域。例如:

“課題組對出土竹簡進行考釋,補定殘缺條文。”

此處延續古義,指補充殘缺内容并形成定稿。


說明: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及經典史籍用例,符合學術規範。如需進一步查證,可參考上述工具書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補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補充訂立

指對已有的協議、制度或條文進行補充或修訂,使其更完善或明确。例如古代文獻中提到的“補定《喪服》”即指對禮制内容的補充完善。該用法常見于法律、規章或正式文書的修訂場景。

二、同“補綻”

部分文獻(如《晉書》)提到“補定”與“補綻”相通,但“補綻”通常指衣物修補,此處可能引申為對事物的修補或填補漏洞。不過這一用法較為罕見,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考證。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腤臜搬動杯酌編者按語不揆梼昧補袒參驗搭蓋蹬道點将惡笄飛遁諷托諷寤諷意風雨飄搖黻裘負轅幹道槁簡高攀更相犷勇含饴教馴徼迎吉祭精粺矜智負能跼跳絶統考功刻漏摳索勞務出口林蒸銮躅門把凝露騘獰視祈借全般跧摺容當如來飾羔石苑屬茨肆惡銅駝草莽萬賴俱寂晚照威厲為人說項猥璅卧鋪廂嵌掀天斡地小杯嚣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