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調的意思、道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調的解釋

(1).宮調名。 宋 王溥 《唐會要·諸樂》:“林鐘宮,時號道調、道曲、垂拱樂、萬國歡。” 元 熊朋來 《瑟賦》:“若迺道調僊呂,託異人之夢授,而律呂每混於俗稱,怨湘哭顔,疑胡琴之避徵。”

(2). 唐 代教坊曲名。 唐 崔令欽 《<教坊記>序》:“我國家元元之允,未聞頌德, 高宗 乃命樂工 白明逵 造道曲道調。”《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高宗 自以 李氏 老子 之後也,於是命樂工製道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調"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闡釋:

一、樂律學定義 在唐代燕樂體系中,"道調"特指以"宮"音為主音的調式,屬于二十八調分類法中的宮調七調之一。該調式因與道教祭祀音樂密切相關而得名,其音階結構為"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新唐書·禮樂志》)。據《樂府雜錄》記載,唐玄宗時期曾設"道調坊"專司道教儀式音樂的演奏。

二、宗教音樂形态 作為道教齋醮科儀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調"指配合經文唱誦的器樂演奏形式,其旋律發展遵循"步虛韻"的旋法規律。宋代《玉音法事》記載了道調特有的"過聲""襯腔"等裝飾手法,通過法器鐘磬與管弦樂器的交替演奏,營造莊嚴肅穆的宗教氛圍。

三、詞體文學範疇 在宋詞格律中,"道調"指按特定宮調填詞的曲牌體系,現存《道調子》《望瀛》等曲牌可見于《欽定詞譜》。清代《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收錄道調作品21首,其詞格多采用上下片對稱結構,押韻遵循"平仄通葉"規則,代表作品如柳永《玉山枕》。

注:本文釋義主要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中國音樂史稿》(人民音樂出版社)及《道藏》音樂文獻,為符合平台規範未添加具體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道調”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音樂術語來理解:

一、語言表達層面(較少見)

指言辭或語調的得體、準确,源自《莊子·逍遙遊》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哲學思想,強調言語應簡潔且符合道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或哲學讨論,現代日常使用較少。


二、音樂術語層面(主流含義)

  1. 宮調名稱
    即“道宮”或“道調宮”,屬于燕樂二十八調中的七宮之一,俗名“南呂宮”,對應林鐘宮(音律體系中的一種調式)。宋代《唐會要》記載其與道曲、垂拱樂等宮廷樂曲相關。

  2. 唐代教坊曲名
    唐高宗時期創制的宮廷音樂,多用于道教儀式或表現道教主題,如《道調法曲》。這類樂曲在《新唐書》《教坊記》等文獻中均有提及,屬于唐代雅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探讨音樂調式或道教文化關聯,可參考《唐會要》《新唐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櫃襃睦别族禀脫怖沮財欲癡風春序觸受脞談電唁釘春盛方壺分甘同苦奉勑鳳條甘露寺高漸離宮臣攻掘狗崽子瓜蔓抄骨雕貴縣國際聯盟合慶猾惡戶部虎目豕喙緝績積極性金箔糾風赳桓鞫谳慨爾凱入跨山壓海涼蟬練師離畔賣降沒門兒明暢銘刻女媄蓬松批鱗請劍煔灼人術薩其馬禅诰珊網説起伺察套文同仇土酒文翮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