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甘露寺的意思、甘露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甘露寺的解釋

(1).寺名。在 江蘇省 鎮江市 北固山 上。相傳 三國 吳 甘露 年間建。 唐 李德裕 加以增辟。 唐 盧肇 有《題甘露寺》詩。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會昌廢壁》:“ 唐 李德裕 鎮 浙 西日,於 潤州 建功德佛宇曰 甘露寺 。當 會昌 棄毀之際,奏請獨存。因盡取管内廢寺中名賢畫壁置之 甘露 。”

(2).在 陝西省 華縣 東南 少華峰 之西。 唐 鄭谷 有《少華山甘露寺》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甘露寺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寺廟名稱,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甘露"本義

    指甘美的露水,古人視為祥瑞之兆。《說文解字》釋"甘"為"美也","露"為"潤澤也"(來源:《說文解字注》)。在佛教語境中喻指佛法如甘露滋潤衆生,《法華經·藥草喻品》有"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衆生,故現于世。為大衆說,甘露淨法"(來源:《大正新修大藏經》)。

  2. "寺"的演變

    原為古代官署名稱(如鴻胪寺),東漢後專指佛教寺院。《洛陽伽藍記》載:"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教入中國之始"(來源:中華書局《洛陽伽藍記校釋》)。

二、專名釋義(以鎮江甘露寺為例)

  1. 曆史淵源

    始建于三國東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因年號得名。南宋《嘉定鎮江志》載:"甘露寺在城東隅,吳大帝所建"(來源: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地方志文獻)。

  2. 文化象征

    因《三國演義》"劉備招親"典故成為婚姻吉兆聖地。清初毛宗崗評本注:"寺名甘露,正應結親之吉兆"(來源:中華書局《三國演義會評本》)。

三、延伸文化意象

  1. 文學符號

    陸遊《入蜀記》稱其"負山面江,為天下絕景",蘇轼《遊甘露寺》詩雲"江山豈不好,獨遊情易闌"(來源:《全宋詩》卷七九九)。

  2. 建築典範

    現存建築群體現明清禅寺規制,鐵塔為宋代遺存,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源:國務院《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注: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中國佛教寺院名錄》《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等權威文獻,曆史文獻引用均标注原始出處。鎮江甘露寺官網(www.zjgls.com)可查當代寺院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甘露寺”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曆史寺廟名稱

  1. 江蘇鎮江甘露寺(最著名)

    • 位于鎮江市北固山,相傳始建于三國東吳甘露年間(265-266年)。唐代由潤州刺史李德裕擴建,因與三國傳說(如劉備招親)關聯,成為“三國文化”象征地。
    • 寺院依山而建,寺門題有“南徐淨域”,楹聯“地窄天寬江山雄楚越”展現其地理特色。
  2. 陝西華縣少華山甘露寺

    • 位于少華峰西側,唐代詩人鄭谷曾作《少華山甘露寺》詩。
  3. 安徽九華山甘露寺

    • 原名甘露庵,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洞安和尚募建,後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因傳說建寺前滿山松針挂露得名,現為全國重點寺院。
  4. 福建泰甯甘露寺

    • 始建于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以“一根木柱支撐”的懸空結構聞名,隱于丹霞地貌中,近年因文物普查重新受關注。

二、佛教文化中的象征意義


三、網絡流行語


如需了解具體寺廟的曆史細節或文化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叆霼保護色誖暴标軌禀生柄政蔔室不偷才兼文武趁拍答記諜知豆牙菜短款方尺煩悁府首貴庾好謀荷花黃麾仗換羊書灰頽呼應交懽叽愣經亘禁指窭籔看低看家本領庫紗廊廟材濫套子曆録靈茂亂軍亂視率厲抹彩囊底瓯子平市乾酒凄慘清結全夥驅風穣穣勞勞删裁生自睡大覺譚箋條兒糖撾乖蝸戰無形纖形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