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箔的意思、金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箔的解釋

亦作“ 金薄 ”。黃金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貼飾器物或佛像等。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宋雲惠生使西域》:“寺内佛事皆是石像,裝嚴極麗,頭數甚多,通身金箔,眩耀人目。”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翦綵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 唐 張鷟 《遊仙窟》:“珠繩絡翠衫,金薄塗丹履。”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黃金》:“凡金箔每金七分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鋪物面,可蓋縱橫三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箔是漢語詞彙中特指一種極薄的黃金制品,其核心含義為通過特殊工藝将黃金捶打成的薄片或薄頁,常用于裝飾、工藝或特定工業領域。以下從詞典釋義、工藝特征及應用場景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材質與形态

    金箔以高純度黃金(通常為99%以上)為原料,經物理延展加工成厚度不足0.1微米的薄片。其薄如蟬翼,可透光,輕若塵埃,古籍中稱“一兩黃金打作一畝地大薄片”(來源:《天工開物·五金》)。《現代漢語詞典》定義其為“用黃金錘成的薄片”,強調其物理形态與材質屬性1。

二、工藝特征

  1. 傳統制作技藝

    需經熔金、錘打、切箔等十餘道工序,古代工匠将金塊反複捶打至數萬次方成。此工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來源:《中國傳統工藝全集》)。《辭海》補充說明:“金箔需夾于烏金紙間捶拓,以保障延展均勻”2。

三、應用場景

  1. 裝飾用途

    廣泛用于建築(如故宮琉璃瓦貼金)、佛像塑金、書畫裝裱等,賦予器物華貴質感。《漢語大詞典》指出其“貼飾器物,增輝添彩”的文化功能3。

  2. 現代工業應用

    電子行業用作導電材料,醫藥領域用于包裹丸劑(如安宮牛黃丸),食品領域曾有“食用金箔”但現已被中國法規禁止(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國家标準》GB 2760-2014)4。


安全提示: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公告,金箔類物質未獲批為食品添加劑,嚴禁用于食品生産(來源:《關于查處生産經營含金銀箔粉食品違法行為的通知》)。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夏征農主編.《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4.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金箔是以黃金為原料制成的極薄片狀物,其解釋可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基本定義

金箔是用黃金錘成的薄片,厚度不足0.12微米,呈現金黃色且輕如鴻毛。傳統工藝需經化滌、錘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一克黃金可制成約0.5平方米的純金箔。其黃金純度高達99.99%,具有極強延展性。

二、曆史與文化

  1. 起源:最早發現于尼羅河流域,中國金箔工藝源于東晉,南京龍潭地區是發源地,已有近1700年曆史。
  2. 文獻記載:北魏《洛陽伽藍記》提到佛像貼金箔裝飾,《宋史》記載宋仁宗曾禁止用金箔裝飾佛像。

三、主要用途

四、引申含義

成語“金箔”比喻表面光鮮但内在空虛的事物。例如:“某些網紅産品如同金箔,包裝奢華卻缺乏實用價值。”

附:鑒别要點

真金箔透光呈綠色,觸之易碎;仿制品較厚且不易碎。

别人正在浏覽...

百穴珠傍影飽覽并聚禀命並同敞胸露懷城廂陳寅恪臭熏熏春去夏來辍圍叢報蔥粲摧鋒陷堅叨位東籬堆豗遁耕額限風潮鋼釺甘言美語恭素官渡之戰河沙懷袖呼和浩特徽客槿心禁字體九華玉鈞旨鞫系可鄙流葉鑼鍋蒙養淼淼明離敏核聶聶飄逸辟土翹翹青光當卿士寮琴瑟和諧寝宿啓佐瞿然仁義君子三不開桑韋貪黠韬含讨說妥適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