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戶部的意思、戶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戶部的解釋

(1) [the Board of Revenue and Population] 官名,我國古代朝廷分掌戶口、財政的官署

戶部主事。——《明史》

戶部司務。

南京戶部。

(2) 三國以後設度支尚書掌財政,隋改為民部尚書,唐時改為戶部,為三省下的六部之一,長官稱尚書。以後曆代沿置,清末改為度支部

詳細解釋

古代官署名。 秦 為治粟内史, 漢 為大司農。 三國 以後,常置度支尚書及左民尚書,掌財用及戶籍。 隋 設民部尚書, 唐 因之, 高宗 即位,為避 太宗 李世民 諱,改稱戶部,為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長官為戶部尚書。 五代 至 清 相沿不改。 清 光緒 三十二年,設*********、度支部,戶部遂廢。參閱《宋書·百官志上》《通典·職官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戶部是中國古代中央行政機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六部之一,主要負責國家財政、戶籍、稅收等經濟事務。其名稱最早出現于隋唐時期,至明清兩代職權進一步細化。

從職能角度分析,戶部主要涵蓋四大範疇:

  1. 財政管理:統籌全國錢糧收支,編制《賦役全書》等財政報告,監督國庫(戶部銀庫)運作。
  2. 戶籍統計:通過黃冊制度登記人口信息,實施裡甲制管理,為賦稅征收提供依據(參考《明史·食貨志》)。
  3. 稅收政策:制定田賦、鹽稅、關稅等稅收标準,管理牙行、市舶司等稅收機構(據《清會典》記載)。
  4. 俸祿發放:按《品級考》規定,核算官員俸祿及軍饷開支,涉及白銀、糧米等實物折算體系。

該機構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末新政中被改組為度支部,标志着傳統六部制度的終結(《清史稿·職官志》)。其運作機制對研究中國古代經濟制度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相關術語如「地丁銀」「一條鞭法」等均與戶部職能密切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

戶部是中國古代重要的中央行政機構,其含義及曆史演變可綜合以下要點說明:

1.基本定義

戶部是隋唐至明清時期“六部”之一,主管全國戶籍、土地、賦稅、財政等事務,職能相當于現代的民政部與財政部結合體。其長官為戶部尚書,曆代名稱曾多次變更,如“地官”“大司農”等。

2.曆史沿革

3.核心職能

戶部主要管理四大領域:

4.文獻例證

5.現代對應

其職能現由民政部(戶籍)、財政部(稅收)、自然資源部(土地)等部門分别承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案例或職能細節,可參考《明史》《通典》等史料,或查閱網頁中标注的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巴西卑削勃逆采椽曹幹車辂赤蘇詞嚴義正蕩逸大全奪誤笲菜蜚揚複古宓羲該洞擱栅構亂孤本鬼作虹棧滑刺溜徽策潔慤進驅可氣斂費連綴胪唱買官羃羃民曹民間故事靺鞈墨菊囊橐嫟稱破體字掊攻仁壽鏡日臻完善散參删棄少隽舍奠時龍拭目時韻受頭四垂鐵廠萬般往舊尪羸圍城打援葦绡溫衾扇枕窩裡翻悟徹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