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调的意思、道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调的解释

(1).宫调名。 宋 王溥 《唐会要·诸乐》:“林鐘宫,时号道调、道曲、垂拱乐、万国欢。” 元 熊朋来 《瑟赋》:“若迺道调僊吕,託异人之梦授,而律吕每混於俗称,怨湘哭颜,疑胡琴之避徵。”

(2). 唐 代教坊曲名。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序》:“我国家元元之允,未闻颂德, 高宗 乃命乐工 白明逵 造道曲道调。”《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高宗 自以 李氏 老子 之后也,於是命乐工製道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调"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阐释:

一、乐律学定义 在唐代燕乐体系中,"道调"特指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属于二十八调分类法中的宫调七调之一。该调式因与道教祭祀音乐密切相关而得名,其音阶结构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新唐书·礼乐志》)。据《乐府杂录》记载,唐玄宗时期曾设"道调坊"专司道教仪式音乐的演奏。

二、宗教音乐形态 作为道教斋醮科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调"指配合经文唱诵的器乐演奏形式,其旋律发展遵循"步虚韵"的旋法规律。宋代《玉音法事》记载了道调特有的"过声""衬腔"等装饰手法,通过法器钟磬与管弦乐器的交替演奏,营造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

三、词体文学范畴 在宋词格律中,"道调"指按特定宫调填词的曲牌体系,现存《道调子》《望瀛》等曲牌可见于《钦定词谱》。清代《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收录道调作品21首,其词格多采用上下片对称结构,押韵遵循"平仄通叶"规则,代表作品如柳永《玉山枕》。

注:本文释义主要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中国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及《道藏》音乐文献,为符合平台规范未添加具体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道调”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音乐术语来理解:

一、语言表达层面(较少见)

指言辞或语调的得体、准确,源自《庄子·逍遥游》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哲学思想,强调言语应简洁且符合道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或哲学讨论,现代日常使用较少。


二、音乐术语层面(主流含义)

  1. 宫调名称
    即“道宫”或“道调宫”,属于燕乐二十八调中的七宫之一,俗名“南吕宫”,对应林钟宫(音律体系中的一种调式)。宋代《唐会要》记载其与道曲、垂拱乐等宫廷乐曲相关。

  2. 唐代教坊曲名
    唐高宗时期创制的宫廷音乐,多用于道教仪式或表现道教主题,如《道调法曲》。这类乐曲在《新唐书》《教坊记》等文献中均有提及,属于唐代雅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探讨音乐调式或道教文化关联,可参考《唐会要》《新唐书》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北冥崩裂博通不问三七二十一伧儜赤萍传柄移藉传貂川红吹影镂尘达仕貂参丢撇反德飞觞走斝腐俗耿怀广大教化主官荣诡丽过誉合流龁齧红禀毁宗夷族荐度进荐积衰科甲岢峻粱菽李阳立业成家芦荻陆通歌凤马蜂麦糠猫匿马印骞翮晴波请泥渠首三不足畏省字神号鬼泣沈浊实惠十进对数时夏殊才术阡速忙锁墩太社贪酷琬碑椀花吴相庙西窗翦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