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忉忉的意思、忉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忉忉的解釋

(1).憂思貌。《詩·齊風·甫田》:“無思遠人,勞心忉忉。” 毛 傳:“忉忉,憂勞也。” 孔穎達 疏:“憂也,以言勞心,故雲憂勞也。” 漢 揚雄 《法言·修身》:“田圃田者莠喬喬,思遠人者心忉忉。” 唐 白居易 《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詩:“動人名赫赫,憂國意忉忉。”

(2).啰嗦,唠叨。 宋 歐陽修 《與王懿敏公書》:“客多,偷隙作此簡,鄙懷欲述者多,不覺忉忉。”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交際》:“思得足下一書,不翅饑渴,故不得不忉忉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忉忉(dāo dāo)是漢語中一個形容憂愁、焦慮狀态的疊音詞,其核心含義為深切憂慮的樣子。以下從權威詞典及文獻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憂愁哀傷貌

    源自《詩經·齊風·甫田》:“無思遠人,勞心忉忉。” 描述因思念遠方之人而内心憂勞傷痛的狀态。

    《爾雅·釋訓》注:“忉忉,憂也”,強調其表憂思的古典用法。

  2. 焦慮急切貌

    《說文解字》釋“忉”為“憂也,從心刀聲”,以“刀”喻憂心如割,突顯焦灼感。

    漢代王逸《楚辭章句》注“忉怛”為“憂慘也”,進一步延伸其表内心煎熬的語義。


二、詞源與演變


三、現代用法與權威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标注:

忉忉 形容詞

形容憂愁:~不樂 | 勞心~。

《漢語大詞典》引清代黃宗羲《辭祝年書》佐證其書面語色彩:“中心忉忉,如履春冰”。


典源參考

  1. 《毛詩正義》(阮元校刻本)
  2. 《爾雅義疏》(郝懿行注)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
  4. 《楚辭補注》(洪興祖補注)
  5. 《漢字源流精解》(季旭昇著,中華書局)
  6. 《全唐詩》《王荊公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7.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8.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注: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等學術平台查證;現代辭書建議參考官方出版社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忉忉”是一個漢語疊詞,讀作dāo dāo,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語境

  1. 古代文獻
    最早見于《詩經·齊風·甫田》:“無思遠人,勞心忉忉。”意為“不要思念遠行的人,徒增憂愁”。這裡的“忉忉”強調因牽挂而産生的憂思。

  2.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文學作品或仿古語境,用以烘托細膩的情感。例如:“離别多年,她仍忉忉于心,難以釋懷。”


字形與結構


近義詞與關聯詞


使用注意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其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詩經》《文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鞭斃便羽表記憋性不想測廋創造性存孤大饑稻粟倒褪地炕頓學累功返裡奉書附學挂帥寒酥何樂不為洪運鲎杓官人歡蹦亂跳呼吸虎爪降贳羁靽禁過急如風火軍銜制墾殖胯下蒲伏懶怯亮拔連章累牍勵操臨池學書龍翔鳳躍謾辭夢幻腦後跑動配電琵琶胡語迫責謙躬下士棋聖讪議十國順辭腧穴桃花天矚徒流晚進玩日愒歲聞雞瞎掰骧騰鄉下老析圭擔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