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柄的意思、盜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柄的解釋

指竊取國家權力。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科場·命名禁字》:“本朝 正德 初, 劉瑾 盜柄時,亦矯詔禁官民名字有天字者,俱更正。”《明史·孫居相傳》:“﹝ 天啟 ﹞四年春,召拜兵部右侍郎。其冬, 魏忠賢 盜柄,復引疾歸。”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一》:“所謂強者,強於盜柄,強於飾罪。” 梁啟超 《論專制政體有百害于君主而無一利》:“君之與國,截然兩途,宮中府中,不同一體……外戚橫恣、宦寺盜柄之禍,何從生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盜柄”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盜柄”由“盜”(偷竊)和“柄”(權柄)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竊取權力或篡奪職位,通常指通過非法手段奪取國家或組織的重要職權。

二、詳細釋義與使用場景

  1. 核心内涵
    強調以不正當方式獲取權力,常用于描述政治鬥争或權謀行為。例如古代權臣、宦官等通過陰謀手段控制朝政,如明代魏忠賢“盜柄”幹預朝綱的史實。

  2. 曆史背景
    該詞多見于史書或文學作品中。如《明史》記載孫居相因魏忠賢“盜柄”而辭官,清代侯方域也以此批判權力腐敗現象。

三、例句參考

四、相關成語
與“竊國大盜”“篡位奪權”等詞語含義相近,均指向非法的權力侵占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明史》或《野獲編補遺》等史料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盜柄》是一個成語,意指偷換主意,背叛原本的志向或信念。盜指偷竊、竊取,柄指武器的柄,引申為權力、地位或支持者的代表。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在關鍵時刻背叛自己應該忠誠的一方,選擇另外一方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盜柄》這個成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盜部和柄部。盜部作為左部,柄部作為右部。盜部的拼寫是:,在這個成語中扮演語義作用,代表“偷竊”。柄的拼寫是:,代表“武器柄”。整個詞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盜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成公十四年》:“泉涓既成,又患喪柄于秦。”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國君為秦國所陷害,被剝奪了武器,即失去了權力和統治地位。

繁體

《盜柄》的繁體字寫法為:盜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差異。《盜柄》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盜部的寫法為:,柄部的寫法為:

例句

他真是一個盜柄之徒,一直假裝支持我們,卻在關鍵時刻投敵。

組詞

- 盜賊

- 盜竊

- 柄杖

- 柄刀

近義詞

- 背信棄義

- 叛徒

- 叛逆

- 出賣

反義詞

- 忠誠

- 堅定

- 正直

- 笃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