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绔的意思、袍绔的詳細解釋
袍绔的解釋
袍子和套褲。《後漢書·李忠傳》“時 世祖 自解所佩綬以帶 忠 ” 李賢 注引《東觀記》:“上初至不脫衣帶,衣服垢薄,使 忠 解澣長襦, 忠 更作新袍絝鮮支小單衣韤而上之。”
詞語分解
- 袍的解釋 袍 á 中式長衣:袍子。長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舊時軍人相稱)。袍澤(“袍”和“澤”均為古代衣服,後以此稱軍隊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誼”、“袍袍故舊”)。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筆
- 绔的解釋 绔 (絝) ù 〔纨绔〕見“ 同“褲”。纨”。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袍绔”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袍绔”指袍子和套褲,是古代服飾的組成部分。其中:
- 袍:長衣,通常為外穿的長袍,多用于正式場合。
- 绔(通“袴”):即套褲,古代一種無裆的褲裝,需與下裳搭配穿着。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李忠傳》的注釋,記載漢光武帝劉秀因衣物簡樸,命李忠更換新衣的情節:“上初至不脫衣帶,衣服垢薄,使忠解澣長襦,忠更作新袍絝鮮支小單衣韤而上之。”。
3.使用場景
袍绔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或士人的服飾,可能體現身份或禮儀需求。例如,漢光武帝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對衣冠整潔的重視。
4.注意點
部分資料(如)将“袍绔”解釋為“衣袍的領口和袖口”,但此說法與其他權威來源矛盾,可能為誤傳。綜合多數文獻,應以“袍子與套褲”為準。
“袍绔”是古代服飾術語,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文獻研究或古文解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或《東觀漢記》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袍绔(páok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拆分部首分别是“衣”和“束”,拆分筆畫分别是7畫和7畫。袍绔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禮儀文化。在古代中國,袍绔是一種高級官員或貴族所穿的禮服,用來表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袍绔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袍纎」,在繁體中,「纎」表示絲織品,強調了袍绔的質地和制造工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例如,袍绔在古時候的寫法中,“袍”的上部分是兩個“衣”的構字,下部分是一個象征布料的“早”字,表示了袍子的制作材料;而“绔”的上部分是象征絲線的“纟”,下部分則是象征束縛、緊固的“束”字,表示了绔帶的束縛功能。這種寫法更直觀地表達了袍绔的含義。
以下是袍绔的用法示例:
1. 他穿着一身華麗的袍绔,顯示出他的高貴身份。
2. 這件袍绔的質地非常優秀,代表着精良的制作工藝。
3. 在古代,隻有地位顯赫的人才有資格穿袍绔。
組詞:袍袞、绔帶、華麗
近義詞:衣袍、長袍
反義詞:褴褛、破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