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誕縱的意思、誕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誕縱的解釋

(1).賦予;禀賦。《晉書·後妃傳下·康獻褚皇後》:“主上雖聖資奇茂,固天誕縱。” 南朝 梁 沉約 《<梁武帝集>序》:“我皇誕縱自天,生知在禦。”參見“ 天縱 ”。

(2).放縱恣肆。《世說新語·品藻》“則鄙 孫 穢行” 劉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續晉陽秋》:“ 綽 雖有文才,而誕縱多穢行,時人鄙之。”《新唐書·隱逸傳·王績》:“ 通 知 績 誕縱,不嬰以家事,鄉族慶弔冠昏,不與也。” 清 張裕钊 《送李佛生序》:“釋氏得其精以為空寂, 王 何 得其粗以為誕縱。誕縱之弊,蔑棄禮法,蕩廢時務,天下於是大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誕縱”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古典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一、釋義與構詞解析 “誕”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詞誕也”,本指言語誇大,引申為虛妄、放縱之意;“縱”則有放任、不拘束之義,如《論語·為政》中“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從”通“縱”。二字組合後,“誕縱”指言行荒誕放縱,不受禮法約束,常含貶義色彩。

二、文獻用例溯源 該詞多見于明清小說與曆史評述。例如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批評某些文人“誕縱自恣,藐視綱常”,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亦用“誕縱無行”評價南朝士族子弟的放浪行為。這類用法均強調對傳統規範的反叛或逾越。

三、近現代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研究中,學者王力在《漢語史稿》中指出,“誕縱”在方言中偶見保留,可形容人行為誇張怪誕,例如“誕縱不經的舉止”(《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誕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賦予;禀賦
    指天賦的才能或特質,常用于形容人先天具備的卓越資質。例如:

    • 《晉書·後妃傳下》提到“主上雖聖資奇茂,固天誕縱”,意為君主雖德行超群,但其才能實為天賜。
    • 南朝梁沈約在《梁武帝集序》中描述“我皇誕縱自天”,強調帝王的天生禀賦。
  2. 放縱恣肆
    指行為不受約束、肆意妄為,含貶義。例如:

    • 《世說新語》注引《續晉陽秋》批評孫綽“誕縱多穢行”,指其雖有才華但品行不端。
    • 《新唐書·隱逸傳》稱王績“誕縱不嬰以家事”,形容其不拘禮法、放任自我。

二、使用注意

三、文獻溯源

該詞多見于史書與文學評論,如《晉書》《世說新語》等,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用于古典文獻研究或特定語境下的修辭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安枕而卧百舉百全白矢辦東不頂不及秋不緻長系蟾蠩蘭承藉舂糧寵引丑逆傳刻楚甸稻飯方厲飛行機焚煎赴官扶養撫稚甘實寒耕暑耘花衣兼路駕坐幾多頸椎空空如也诳谝蘭味勞模略行盲翁扪鑰畝隴怕不配墬醗醅齊雞開府青诏全豹權均力敵散略讪斤聲東擊西神虎門說引豎子嗣聖譚言微中蛈蝪銅輪同旅忘私玩歲愒時蔚帖文窮狹路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