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味的意思、蘭味的詳細解釋
蘭味的解釋
《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後遂以“蘭味”喻意氣相投。 唐 駱賓王 《上梁明府啟》:“志合者蓬心可采,情諧者蘭味寧忘。”
詞語分解
- 蘭的解釋 蘭 (蘭) á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
- 味的解釋 味 è 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味覺。味道(亦指興趣)。滋味。 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氣味。香味兒。 情趣:趣味。興味。意味。津津有味。 體會,研究:體味。耐人尋味。 量詞,指中草藥的一種:五味藥。
專業解析
"蘭味"一詞在漢語中屬于典雅表達,其核心含義可從字面及文化引申兩個層面理解:
一、 字面本義:蘭花的香氣
- "蘭"指蘭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以其清雅幽遠的香氣著稱。
- "味"在此處指氣味、香味。
- 因此,"蘭味"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指蘭花散發出的芬芳氣息。例如,古人賞蘭、詠蘭時,常以"蘭味"形容其沁人心脾的幽香。清代陳維崧《蘇武慢·汴城晚眺》詞:“聞說今日巢車,臨風置酒,早沒個、人兒同憑。隻沙外、幾行歸雁,嘹唳相應。那堪更、蘭味漸遙,荻聲彌緊。” 此處的"蘭味"即指蘭花的香氣漸遠。
二、 文化引申義:高尚的品格與情誼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蘭花被賦予了深厚的象征意義,是高潔、典雅、堅貞、謙和等美好品德的象征(源自《孔子家語·在厄》:“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 基于此,"蘭味"常被用來比喻:
- 高尚的品格與情操: 指人具有如蘭花般清雅脫俗、不慕榮利的品格。例如,稱贊某人"蘭味清芬",意指其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 真摯深厚的情誼: 源自"金蘭之交"的典故(《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蘭味"在此語境下,比喻情投意合、深厚純潔的友誼或情意,如同蘭花的香氣般美好、持久、令人愉悅。形容朋友或知己間心意相通、情誼深厚,可說"相交有蘭味"。
- 雅緻的情趣與風韻: 也可用來形容事物或氛圍所具有的高雅、清幽、不俗的韻味或格調。例如,形容詩文、書畫或環境"饒有蘭味",意指其格調高雅,意境深遠。
"蘭味"一詞,既指蘭花本身清幽的香氣(本義),更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常用來比喻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如蘭之德)、朋友間深厚真摯的情誼(如蘭之交),以及事物所蘊含的雅緻風韻(如蘭之韻)。它是一個融合了自然之美與人文精神的典雅詞彙。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 "蘭味"詞條釋義。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蘭"、"味"相關釋義及文化象征。
- 《孔子家語·在厄》 - 關于蘭花象征高潔品德的經典論述。
- 《周易·系辭上》 - "金蘭之交"典故出處。
- (注:由于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網頁鍊接,此處依據權威紙質辭書及經典文獻進行解釋,确保信息準确性與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蘭味”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獻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
詞源與基本釋義
出自《周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原指志同道合者言語如蘭草般芬芳,後引申為形容意氣相投、志趣一緻的人際關系。例如唐代駱賓王在《上梁明府啟》中寫道:“情諧者蘭味寧忘”,即用此典表達情意相合。
-
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蘭味”也可比喻高雅的氣質或品味,形容人如蘭花般清雅脫俗的修養風度。這種用法多見于文學作品中,用于贊美人物的文雅品格。
使用場景:多用于書面語境,如詩詞、書信或正式場合中,表達對人際關系和諧或品格高潔的贊美。需注意其古典色彩較濃,現代日常對話中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黯雲暴顯拔幟樹幟不升鈔兒吃青丑劇待兔守株丹曲斷發紋身遏防風礫奉命惟謹墳台拱己詭世骨侖漢沂毀眦火華叫呶舉不勝舉隽邁魁崛獠面廪生絡續廬山會議馬茹子明聰南司呶呶唧唧漚沫槿豔纰颣辟啟喬峰奇宕罄吐榷率趨炎奉勢熱嘈柔懦商務善賈而沽聖統市稱濕婆仙恃頑書辭束縛送字樣子蘇李探空靴替天行道通儒碩學萬年枝微論無翼顯诤系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