聃周的意思、聃周的詳細解釋
聃周的解釋
亦作“耼周”。 老聃 與 莊周 的并稱。亦借指以 老子 和 莊子 為代表的道家學說。 晉 劉琨 《答盧谌詩序》:“然後知 耼 周 之為虛誕, 嗣宗 之為妄作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於是 聃 周 當路,與 尼父 争途矣。”
詞語分解
- 聃的解釋 聃 ā 耳朵長而大:聃耳屬肩。 古同“耽”,沉溺。 筆畫數:; 部首:耳; 筆順編號:
- 周的解釋 周 ō 圈子,環繞:周圍。周天。周轉(僴 )。周匝(.環繞;.周到)。 普遍、全面:周身。周延。周全。周遊。 時期的一輪,亦特指一個星期:周歲。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 完備:周到。周密。周
網絡擴展解釋
“聃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基本詞義
“聃周”是老聃(老子)與莊周(莊子)的并稱,泛指以兩人為代表的道家學說。該詞在古漢語中亦寫作“耼周”。
2.結構與用法
- 構詞方式:由兩位道家代表人物“聃”(老子名李耳,字聃)和“周”(莊子名周)組合而成,屬并列結構。
- 語境應用:多用于文學、哲學讨論中,代指道家思想體系或與儒家學說對比。例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聃周當路,與尼父争途”,即以“聃周”指代道家與儒家(尼父即孔子)的思想交鋒。
3.文獻出處
- 曆史評價:晉代劉琨在《答盧谌詩序》中批評“耼周之為虛誕”,反映當時部分文人對道家學說的質疑。
- 學術定位:該詞凸顯了老子與莊子在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常用于概括其自然無為、逍遙齊物等核心理念。
4.相關概念擴展
- 道家學說:主張順應自然、清靜無為,與儒家積極入世思想形成對比。
- 現代意義:在哲學、文學研究中,“聃周”仍作為研究先秦思想的重要符號。
若需進一步了解道家思想的具體内容或曆史影響,可參考《道德經》《莊子》等原著及相關學術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聃周》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它指的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聶尅(nì kè)和周(zhōu)朝的合稱。下面是關于該詞的一些要點:
詞義:《聃周》指代了聶尅和周朝這兩個重要的曆史概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聃周》的“聃”部分的部首是“耳”,筆畫總數為13;“周”的部首是“口”,筆畫總數為8。
來源:《聃周》一詞最早出現于《孔子家語》和《荀子》等古代文獻中。
繁體字:《聃周》的繁體字寫作「聃周」。
古代漢字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但《聃周》的基本形狀和現在的寫法相似。
例句:他們研究了《聃周》的思想,并從中受益良多。
組詞:聶尅、周朝是以《聃周》為核心的兩個詞,可以與其他概念和名詞組合形成更複雜的詞組。
近義詞:聶尅和周朝是《聃周》這個詞所代表的兩個重要概念,沒有嚴格的近義詞。
反義詞:與《聃周》相對的概念可以是其他古代哲學家或其他朝代的概念。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