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壇的意思、封壇的詳細解釋
封壇的解釋
聚土為圓壇以祭天。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重陽禋祀大報天,丙午封壇肅且圜。” 清 朱彜尊 《南鎮》詩:“ 稽山 形勝鬱岧嶢, 南鎮 封壇世代遙。”
詞語分解
- 封的解釋 封 ē 密閉,使跟外面隔絕:封閉。密封。封口。封存。封條。封貯。封面。封底。封鎖。封頂。冰封雪飄。封山育林。 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信封。賞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封侯。封君(領有封地
- 壇的解釋 壇 (①壇④壇罎) á 古代舉行祭祀、誓師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築的高台:天壇。地壇。登壇拜将。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壇。 僧道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神壇。法壇。 文藝界、體育界或輿論陣地:藝壇。文壇。球壇。論
網絡擴展解釋
“封壇”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古代祭祀儀式
指聚土築造圓形祭壇以祭天的儀式。這一含義源自古代禮儀文化,常見于文獻記載:
- 北周庾信在《周祀圜丘歌》中描述:“重陽禋祀大報天,丙午封壇肅且圜”。
- 清代朱彜尊的《南鎮》詩也提到:“稽山形勝鬱岧嶢,南鎮封壇世代遙”。
二、成語比喻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封壇”比喻封閉自我、不與外界交往。其結構由“封”(封閉)和“壇”(酒壇)組成,字面意為封閉酒壇,引申為拒絕社交或隔絕交流的狀态。
附:特殊領域用法
在傳統食品制作(如腐乳)中,“封壇”指将原料密封于壇中進行發酵的步驟。這一用法屬于具體工藝術語,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提示:若需進一步區分語境或了解相關典故,可參考《周祀圜丘歌》等曆史文獻或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壇(fēng tá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分段對其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封壇的第一個字是“封”,它的部首是“寸”,表示尺寸。它由四筆構成,依次是“一”、“丨”、“丨”和“一”。封字的意思是封閉、關閉、密封等。
封壇的第二個字是“壇”,它的部首是“土”,表示土地。它由七筆構成,依次是“一”、“一”、“丨”、“丨”、“丨”、“一”和“口”。壇字的意思是一個小的建築物、盛裝和保存東西的容器。
來源
封壇這個詞語最初源于古代中國。在古代,人們使用封閉的容器來保存重要的東西,以防止被損壞或丢失。因此,封壇一詞形象地描述了這種行為。
繁體
在繁體字中,封壇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封字的變體相對較多。有些變體在形狀上略有不同,但仍保留了封閉的意思。壇字在古代的寫法相對穩定,但可能在一些細節上有所變化。
例句
1. 請封好壇子,防止裡面的食品變質。
2. 我們需要封壇來保存這些重要的文檔。
3. 封壇的目的是保持貨物的新鮮度。
組詞
封壇并沒有具體的組詞形式。但根據需要,可以與其他詞語組成不同的短語或句子。
近義詞
封閉、關閉、密封
反義詞
敞開、開放
希望以上解釋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