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lay;loiter;wait] 延誤;耽擱
耽延時日
停留;拖延。《紅樓夢》第九六回:“雖有衆親朋賀喜, 賈政 也無心應酬,隻念家中人口不寧,又不敢耽延在家。” 沙汀 《闖關》五:“他一味籌劃着正經事,免得耽延時間。”
耽延(dān yán)指因拖延、耽擱而延誤時間或錯過時機,強調主觀上的遲滞行為導緻進程受阻。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拖延時間
指有意或無意地推遲行動,使事務未能按時完成。
例:因手續不全,工程耽延數月。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耽擱延誤
強調因中途停頓或處理其他事務造成的時間浪費。
例:途中遇暴雨耽延行程。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二字組合後,“耽延” 側重因滞留不前導緻時間延長,含消極色彩。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重印版。
詞語 | 核心差異 | 例句 |
---|---|---|
耽延 | 主觀拖延導緻後果 | 因猶豫不決耽延戰機。 |
拖延 | 強調故意推遲 | 拖延症影響工作效率。 |
耽擱 | 客觀原因造成的中斷 | 會議因故障耽擱半小時。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耽延:拖延;耽擱。多指因主觀原因延誤。
鍊接: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201306/t20130604_152434.html(教育部語言文字規範标準)
《新華詞典》(修訂版)
耽延:因拖延而耽誤時間。
鍊接:http://www.cp.com.cn/book/7d4e0f9f-3.html(商務印書館官方介紹)
來源:《漢語語用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耽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ān yán,其核心含義為延誤、耽擱,強調因拖延或停留導緻時間浪費或事情未能及時完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因停留或拖延而延誤時間或事務,例如“耽延時日”。該詞常用于描述因主觀或客觀原因未能按時完成計劃。
出處與例句
近義詞與辨析
用法注意
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如“因事耽延”“不敢耽延”。需注意與“耽擱”的通用性區别,後者口語中使用更廣泛。
擴展解釋
部分資料補充“耽延”可指“停留”(如《紅樓夢》中賈政“不敢耽延在家”),但此用法較少見。
總結來看,“耽延”主要表達因拖延或滞留造成的延誤,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巴箋報知辯議藨草鼊嶼朝寮充倔春正辭證彈铗無魚頂罐抵足遁名二豎為災房客翻然改圖罰神恭人滾漲壞鈔狟豬溷器火王賈正街道司競短争長進壽卷梁巨野舉止娴雅開邁刊印诳謼酪漿理名毛錐麋膚袢溽泮鸮撇號淺易沁涼日道柔刃散外三武紹續水火棍鎖柄唐玄宗偷弛吐盂瓦解星散旺月問聽無煩鹹繩獻新邪心稀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