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柔韌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命澤人納材葦” 漢 鄭玄 注:“蒲葦之屬,此時柔刃,可取作器物也。”
“柔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同“柔韌”
指物體柔軟而富有韌性,常用于描述蒲葦等材料的特性。例如《禮記·月令》中記載,季夏時節蒲葦類植物因“柔刃”適合制作器物(、、)。
發音與結構
拼音為róu rèn,字形結構為“柔(上下結構)+刃(獨體結構)”()。
出處與注釋
漢代鄭玄在《禮記·月令》注中提到:“蒲葦之屬,此時柔刃,可取作器物也。”說明古人利用植物柔韌的特性進行手工制作(、)。
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将其引申為“行事柔和而不失銳利”,如比喻刀劍兼具柔軟與鋒利,或形容處事圓融但有效()。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網絡釋義,古籍中未明确記載。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原文及漢代注釋(、)。
柔刃是一個中文詞彙,在漢語中表示刀劍等鋒利物品的刃部具有柔軟的特性。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1. 部首:刀 (刂)
2. 筆畫:柔(8畫),刃(4畫)
柔刃一詞起源于古代漢字演變。在繁體字中,柔刃的寫法是「柔刃」,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柔刃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曆史變遷,這些古代寫法已經不常見。
以下是一些使用「柔刃」一詞的例句:
1. 劍客手中的刀光劍影,看似柔刃非常,卻能割斬強敵。
2. 他的字裡行間透露着柔刃之氣,給人一種陰柔而鋒利的感覺。
以下是一些使用「柔刃」一詞的組詞:
1. 柔刃之力
2. 柔刃劍
3. 柔刃利器
4. 柔刃外衣
與「柔刃」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1. 修煉(刀法)
2. 柔軟的刃
3. 鋒芒畢露
4. 利刃如絲
與「柔刃」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倔強的刃
2. 鈍刃
3. 生硬的刃
4. 無法彎曲的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