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禀告,告知。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但有探長老的,便記着,待師父回來報知。”《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家人報知,請主人出來。”越劇《白蛇傳》第七場:“ 許施主 略坐片刻,待我報知師父。”
“報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報知(拼音:bào zhī)指禀告、告知,即通過傳遞消息使對方知曉某件事。該詞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強調信息的傳遞與告知行為。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典文獻及現代用例,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報知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報指的是傳達信息、告知的意思,知表示了知曉、了解的含義。因此,《報知》可以指傳達知識、信息或者告知某人某事。
報知可以拆分為“ㄧ”和“吅”,部首分别為③田和④口。報的筆畫為5,知的筆畫為8。
《報知》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古代漢字的用法之一。在中國古代,報字的寫法有時也會有一些變異,比如會在末端加上“特”字形成“報特”,表示特别告知。
而關于繁體字,《報知》沒有特定的繁體寫法。一般來說,繁體字是指簡化字以外的字形,根據個人的寫法習慣而定。
在古代,報字的寫法有時會在最後一個筆畫的上方加上“目”字,表示告知視力方面的信息。而知字的寫法則有一些變體,比如在古文中常常把“也”寫成“矢”,再有組合成“知”的漢字就很多了。
1. 我收到一封朋友給我報知活動時間的郵件。
2.請你報知我他的聯繫方式。
報告、知識、知曉、告知、通知
傳達、宣布、公告、告訴、通報
隱瞞、保密、不告知、不知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