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泮鸮的意思、泮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泮鸮的解釋

典出《詩·魯頌·泮水》。謂泮林中的貓頭鷹,食泮林之桑葚,可變其丑音。比喻可以感化者。 清 魏源 《<海國圖志>叙》:“ 大秦 海西,諸戎所巢,維利維威,實懷泮鴞。”參見“ 泮林革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泮鸮”是一個源自《詩經》的典故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析

  1. 出處
    源自《詩經·魯頌·泮水》,原指栖息在泮林(古代學宮旁的樹林)中的貓頭鷹。

  2. 本義與象征
    傳說中,泮林的貓頭鷹因食用桑葚,其原本被認為“丑惡”的叫聲變得悅耳。這一轉變被引申為“通過教化改變本性”的象征,比喻可以被感化的人或事物。

  3. 文學引用
    清代學者魏源在《海國圖志叙》中曾用“泮鸮”一詞,借指通過威德感化異域民族(如“大秦海西”),體現文化教化的力量。


使用注意

如需更深入的語義分析,可提供具體文本段落以便結合上下文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泮鸮

泮鸮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水和鳥,共有19畫。其來源和繁體字為“牉鸮”,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泮鸮的寫法為“牉鸮”。牉是指澤水彙聚處,鸮是指貓頭鷹。泮鸮的古字寫法在形狀上更接近字面描述,有助于理解其含義。

意思

泮鸮指水邊樹上的貓頭鷹。由于貓頭鷹在夜晚活動并捕食,在水邊樹上覓食的場景較多見,因此得名為泮鸮。

示例句

1. 夜幕降臨,泮鸮在水邊樹上不停地撲動翅膀,發出陣陣凄厲的鳴叫聲。

2. 清晨,我在湖邊散步,突然一隻泮鸮在樹上展翅飛翔,非常美麗。

組詞

泮鸮并不常用于組詞,因其特指水邊樹上的貓頭鷹。但可以根據其詞義進行搭配,比如“湖邊的泮鸮”、“夜晚的泮鸮”等。

近義詞

泮鸮的近義詞可以是“水邊的貓頭鷹”、“湖邊的夜鳥”等。

反義詞

由于泮鸮是特指水邊樹上的貓頭鷹,其反義詞可以是“非水邊樹上的貓頭鷹”或“非夜晚活動的貓頭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