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擔纆的意思、擔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擔纆的解釋

負荷捆紮。《列子·說符》:“臣有所與共擔纆薪菜者,有 九方臯 。” 張湛 注:“負索薪菜,蓋賤役者。”按,舊本《列子》,纆作“纏”。 楊伯峻 集釋引 王念孫 曰:“‘纏’字之義諸書或訓為繞,或訓為束,無訓為索者。‘纏’當為‘纆’字之誤也……蓋世人多見纏,少見纆,故傳寫多誤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擔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考證

該詞出自《列子·說符》:“臣有所與共擔纆薪菜者,有九方臯。”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作為古文研究或文獻閱讀中的詞彙。其含義可類比“挑擔捆物”,常用于形容低微的勞役工作(如提到的“賤役者”)。


如需進一步了解《列子》原文或漢典釋義,可參考、2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擔纆》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扛在肩上的繩索。拆分部首是扌和糸,總共有8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普通,與古代人們在運輸貨物時常常使用肩扛方式有關。由于繁體字與簡體字之間的差異,繁體字中的《擔纆》分别是《擔纃》。在古時候,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幾乎相同。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用擔纆把貨物扛了很遠的路。此外,一些相關的組詞有:擔綱、擔負、擔子等。與《擔纆》意思類似的詞語有載重、肩挑等。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