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籍的意思、貫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籍的解釋

(1).在戶籍簿上登記入冊。 隋炀帝 《答智顗遺旨書》:“又以僧末貫籍,許其出首。”

(2).指戶口冊。《舊唐書·楊炎傳》:“ 玄宗 方事夷狄,戍者多死不返,邊将怙寵而諱,不以死申,故其貫籍之名不除。”

(3).謂遷至新地經過一定時間,取得入當地戶籍的資格。 宋 宋祁 《孫仆射行狀》:“遷至 汶上 ,樂其風土,遂貫籍焉。” 元 姚燧 《轉運鹽使曹公神道碑》:“至 金 初,曾祖 儀 貫籍 睢 之 考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貫籍”一詞的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進行區分:

一、古漢語中的“貫籍”含義

  1. 戶籍登記
    指在官方戶籍簿上登記入冊的行為。例如隋炀帝時期允許僧人通過登記獲得戶籍身份()。

  2. 戶口冊本身
    直接代指戶籍檔案,如《舊唐書》記載戍邊士兵戶籍未及時注銷的案例()。

  3. 遷居後取得戶籍資格
    指遷移到新地區居住一定時間後,獲得當地正式戶籍身份。宋代文獻記載了孫氏家族遷居汶上并取得當地戶籍的實例()。


二、現代語境中的關聯概念

現代常用“籍貫”而非“貫籍”。根據現行定義:


三、常見混淆與使用建議

  1. “貫”與“籍”的演變

    • 古代“籍”側重戶籍登記,“貫”指向出生地鄉貫()。
    • 現代合并為“籍貫”,弱化了行政登記功能,側重家族地域标識。
  2. 填寫規範
    需按“省+市+縣”格式填寫祖輩長期居住地,例如“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若需進一步區分曆史文獻中的“貫籍”含義,可參考《隋書》《舊唐書》等原始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貫籍的意思

貫籍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它可以指一個人的芳名或寓意,也可以表示經曆或紀錄。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貫籍這個字可以分為兩個部首,左邊是貝部,右邊是竹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8畫。

來源和繁體

貫籍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既有漢字的音義衍生,又有文獻記載的影響。在古代,貫籍通常用來形容人物才華出衆、成就卓越。繁體字為「貫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貫籍」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有時候會将「貫」字寫作「貫」,而「籍」字則用「籍」或「簀」。

例句

1. 他的貫籍遠近聞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 他通過不斷努力和積累,終于在他的領域貫籍顯著。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貫通、貫徹、籍籍無名。

近義詞:名垂青史、出類拔萃。

反義詞:默默無聞、無所作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