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仙界的音信。 唐 羅隱 《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樓》詩:“鸞音鶴信杳難迴,鳳駕龍車早晚來。”《紅樓夢》第五十回:“鸞音鶴信須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蒼。”
“鸾音鶴信”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uán yīn hè xìn,其核心含義是比喻仙界的音信,常用來形容來自神仙或超凡世界的消息。
詞義與出處
該成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羅隱的《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樓》詩:“鸾音鶴信杳難回,鳳駕龍車早晚來。”,通過“鸾”(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和“鶴”(象征仙境的靈禽)的意象,寄托對仙界音訊的期待。清代《紅樓夢》第五十四回也引用了此詞:“鸾音鶴信須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蒼。”,進一步強化了其文學意蘊。
用法與結構
延伸解釋
“鸾”和“鶴”在中國文化中均為祥瑞象征,前者代表高貴與吉兆,後者寓意長壽與仙境。二者結合,既體現音信的缥缈難尋,又暗含對超然境界的向往。
現代應用
該成語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古典語境中,日常口語較少使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全唐詩》或《紅樓夢》相關章節。
鸾音鶴信(luán yīn hè xìn)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鸾(鳥字旁,有18畫)音(音符旁,有9畫)
鶴(鳥字旁,有11畫)信(人字旁,有9畫)
來源:
《鸾音鶴信》這個詞是出自宋代文學家柳永的詞作《望海潮·東南形勝》的開篇句。詞中用鸾鳳和鶴作比喻,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讴歌。
繁體:
鸞音鶴信
古時候漢字寫法:
鸞:䴙
鶴:鷴
例句:
鸞音鶴信,得寵於天;
倘獲意中人,何事不早做?
組詞:
鶴舞、音律、鳳舞龍飛、鸾鳳和鳴
近義詞:
鳳鳴、鳳飛鸾舞
反義詞:
鹗聲狐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