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玉兔的影子。即月亮上的陰影。 唐 盧照鄰 《江中望月》詩:“沉鈎搖兔影,浮桂動丹芳。” 元 薩都剌 《謝人惠木犀》詩:“夜月不留藏兔影,秋風失卻挂蟾枝。”
(2).指月影。 唐 黃滔 《課虛責有賦》:“故其越兔影,邁烏光,向無聲無臭之間,陶開品彙,於出鬼入神之際,定作圓方。” 明 劉基 《摸魚兒》詞:“新涼夜,兔影澄清漢渚。寥寥鴻雁飛度。”
“兔影”是一個具有古典文學意象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月面陰影的具象化表達 指古代傳說中月亮表面陰影被想象成玉兔的形狀,如中唐代盧照鄰《江中望月》的"沉鈎搖兔影",即通過漁鈎與月影的互動描寫月夜景象。
月亮的代稱 在元代薩都剌《謝人惠木犀》"夜月不留藏兔影"中,詩人用"兔影"直接指代月亮本身,這種借代手法常見于古典詩詞。
作為月光投影的意象,如黃滔《課虛責有賦》中"越兔影"描述月光移動,常被用于營造清冷幽寂的意境。唐代韋琮《月明星稀賦》"兔影高輝"更将月影升華為哲學意象。
該詞源自"玉兔搗藥"的古老傳說,古人通過觀察月面陰影,将神話想象與自然現象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月文化符號體系。
建議結合具體文學作品分析其意象運用,不同朝代詩人對"兔影"的诠釋存在細微差異,需結合創作背景深入理解。
兔影是指兔子在陽光下所投下的影子。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兔”和“影”。
“兔”字的部首是亻,表示人,它的筆畫數是2。而“影”字的部首是彡,表示毛發,它的筆畫數是15。
兔影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民間傳說,兔子被認為是一個祥瑞的象征。人們相信,如果能夠在陽光下看到兔子的影子,就會帶來好運和好兆頭。
在繁體字中,兔影的寫法并沒有什麼特别的變化,仍然是「兔影」。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兔字的古代寫法是「兎」,而影字的古代寫法是「景」。
例句:陽光照耀下,小兔的兔影在草地上跳動。
組詞:兔子、影子、陽光
近義詞:兔子的陰影
反義詞:陽光下無兔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