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神策軍的意思、神策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神策軍的解釋

亦稱“ 神策 ”。1. 唐 禁軍名之一。 天寶 中 隴右 節度使 哥舒翰 破 吐蕃 時令軍史 成如璆 建神策軍于 臨洮 西。 安祿山 亂起, 臨洮 陷, 如璆 令其将 衛伯玉 領兵屯 陝州 ,複號神策軍。 代宗 、 德宗 時繼由宦官統領,并歸禁中定制,分左右廂,衣糧優厚,勢居諸禁軍上。 唐 亡始廢。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二》。 唐 白居易 《宿紫閣山北村》詩:“舉盃未及飲,暴卒來入門,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舊唐書·裴垍傳》:“今聞其視 承璀 ( 吐突承璀 )如嬰孩,往來神策間,益自恃不嚴,是天亡之時也。” 宋 秦觀 《安都》:“府兵廢,始置神策為禁軍,亦不過數萬人。”

(2).用以美稱官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神策軍是唐朝中後期重要的軍事力量,其曆史背景、職能和影響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如、、、)梳理如下:

一、基本定義

神策軍原為唐玄宗時期設立的西北戍邊軍隊,後演變為中央禁軍主力,由宦官統領,負責京師防衛、宮廷宿衛及征伐事務,是唐朝維持統治的核心軍事支柱。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與建立(754年):
    天寶十三載,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防禦吐蕃,命成如璆于臨洮西建立神策軍。安史之亂後,臨洮失守,衛伯玉率殘部退守陝州,沿用“神策軍”名號。

  2. 收歸中央(763-764年):
    唐代宗時期,神策軍被收編為中央禁軍,宦官開始掌握其領導權。德宗貞元年間(785-805年),分設左右廂,由宦官窦文場、王希遷分統。

  3. 衰亡(903年):
    朱溫誅殺宦官集團後,神策軍被正式廢除,存續149年。

三、職能與特點

四、衰落原因

  1. 戰鬥力下降:後期兵員冗濫,士兵多為市井子弟,黃巢起義時潰不成軍。
  2. 宦官腐敗:統領者任人唯親,軍紀渙散,失去軍事效能。

五、延伸含義

現代語境中,“神策軍”被引申為精銳部隊或能力卓越團隊的代名詞。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神策軍

神策軍是中國古代唐朝時期的一支軍隊,以其出色的戰術和強大的實力而聞名于世。下面将詳細介紹神策軍的各個方面。

詞義

神策軍一詞由兩個字組成。其中,“神”指的是超凡的、超自然的、有神靈般的力量,而“策”則表示計策和策略。因此,神策軍可被理解為擁有超凡策略和英勇戰鬥力的軍隊。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字的構造,“神”字的部首為“礻”,筆畫數為9;“策”字的部首為“⺮”,筆畫數為12。

來源

神策軍最初成立于唐朝初年,其主要任務是維持政府的穩定和安全。在長時間的訓練和戰鬥中,神策軍表現出色,被贊為出色的精英軍隊。

繁體

在繁體字中,神策軍被寫作「神策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神策軍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神”字也可以寫作「漢」;“策”字也可以寫作「略」。

例句

1. 神策軍戰勝了敵軍,保衛了國家的疆土。

2. 唐朝的皇帝對神策軍的兵馬高度評價。

組詞

1. 神威凜凜:形容威嚴神武的樣子。

2. 策馬揚鞭:形容馬兒奔馳的速度。

3. 軍隊:泛指以武裝力量為基礎的組織。

近義詞

1. 神駿勇猛:形容英勇而頑強。

2. 戰略軍:指負責制定作戰計劃的軍隊。

反義詞

1. 平凡軍:指普通無奇的軍隊。

2. 策略失敗:指戰術計劃不成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