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德友的意思、德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德友的解釋

指以道德相交的朋友。《莊子·德充符》:“ 哀公 異日以告 閔子 曰:‘……吾與 孔丘 ,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德友"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構成 "德"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升也",段玉裁注曰"引申為凡登陟、凡上進之稱",後特指符合天道的人倫規範,《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友"甲骨文作兩手相疊之形,《禮記·曲禮》鄭玄注雲"同師曰朋,同志曰友",指志趣相投的交往關系。

二、典籍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荀子·成相》:"請成相,言治方,君論有五約以明。君謹守之,下皆平正,國乃昌。臣下職,莫遊食,務本節用財無極。事業聽上,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職,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卬上,莫得擅與,孰私得?君法明,論有常,表儀既設民知方。進退有律,莫得貴賤,孰私王?君法儀,禁不為,莫不說教名不移。修之者榮,離之者辱,孰它師?刑稱陳,守其銀,下不得用輕私門。罪禍有律,莫得輕重,威不分。請牧基,明有祺,主好論議必善謀。五聽修領,莫不理續,主執持。聽之經,明其請,參伍明謹施賞刑。顯者必得,隱者複顯,民反誠。言有節,稽其實,信誕以分賞罰必。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上通利,隱遠至,觀法不法見不視。耳目既顯,吏敬法令,莫敢恣。君教出,行有律,吏謹将之無铍滑。下不私請,各以宜,舍巧拙。臣謹修,君制變,公察善思論不亂。以治天下,後世法之,成律貫。"(來源:中華書局《荀子集解》)

此處的"德友"特指以德相交的君臣關系,強調通過道德規範維系的政治同盟。後世文人引申其義,如明代張溥《七錄齋集》中"德友相勖,如蘭之馨",用以形容道德修養層面的君子之交。

三、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學術論述,特指建立在共同道德追求基礎上的人際關系,常見于倫理學、社會學領域的專業論述(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德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以道德相交的朋友,強調雙方基于高尚品德建立的友誼關系。這一概念源自《莊子·德充符》,記載魯哀公與孔丘(孔子)的關系并非君臣,而是“德友而已矣”。

  2. 核心内涵

    • 品德優先:德友關系的核心是互相敬重對方的道德修養,而非利益或地位。
    • 共同提升:朋友間通過道德實踐互相促進,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
  3. 使用場景
    常用于表達對朋友高尚品德的贊美,或強調交友應注重道德标準。例如古籍中描述君臣以德相交,現代語境中也可用于學術、職場等強調品行的場合。

  4. 經典出處
    《莊子·德充符》中記載:“吾與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此例說明德友超越身份差異,以道德為紐帶。

  5. 現代示例
    如“利順德、友誼賓館等星級飯店的婚宴預訂一空”(此例中“德”“友”為名稱用字,非直接使用該詞,但體現了漢字組合的文化意涵)。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原文或現代應用案例,可參考《莊子》相關研究文獻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畦倍極悲慄裁使塵玷沖水愁寂蠢蠢欲動春申浦燈窗點存防營概念化躬親孩兒茶含霜履雪河馮橫構後備糧淮濆胡揪葪慸記録驚起梁塵金迷紙碎計争炕榻來來獵獵令辰倫物旅行社面鞫敏辨秘術覓誘拈花惹草輕身重義寝謀秋室戚援人民民主專政澀脈邵杜神幕神藻時表史君子水團説時遲,那時快四苦算擇頭到投足吞舌脫口溫馥翔泳閑簉夏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