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田狩的意思、田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田狩的解釋

打獵。亦特指冬獵。《詩·秦風·驷驖序》:“駟驖,美 襄公 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焉。”《公羊傳·桓公四年》:“狩者何?田狩也。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何休 注:“狩,猶獸也。冬時禽獸長大,遭獸可取。” 漢 桓寬 《鹽鐵論·論災》:“尚德而除刑,如此,則鷹隼不鷙,猛獸不攫,秋不蒐獮,冬不田狩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田狩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田”與“狩”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帝王或貴族進行的狩獵活動,兼具軍事演練與禮儀性質。以下從詞源、釋義及文化背景分述:

一、字義溯源

  1. 本義為耕種的土地,引申為“田獵”。《說文解字》釋:“田,陳也。樹穀曰田。”段玉裁注:“田即畋獵字。”表明“田”通“畋”,指獵捕禽獸。

  2. 原指冬季打獵。《爾雅·釋天》載:“冬獵為狩。”後泛指帝王巡守疆域或大規模狩獵。《禮記·月令》有“季冬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獵,以習五戎”的記載。

二、詞義解析

三、文化背景

田狩在周代形成制度化規範,《禮記·王制》明确“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并規定“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的生态保護原則。漢代後逐漸演變為皇室娛樂,但“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的季節分類仍影響後世典章。


權威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3.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4. 《周禮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6. 漢典(www.zdic.net)詞條“狩”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田狩”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田狩”指代打獵活動,尤其特指冬季的圍獵。古代根據季節對狩獵有不同稱謂:春季為“苗”,秋季為“蒐”,冬季則為“狩”。例如《公羊傳·桓公四年》中明确提到“狩者何?田狩也”,并解釋冬季獵物已長成,適合大規模捕獵。

  2. 文化背景與用途
    田狩不僅是獲取獵物的方式,還具有軍事訓練、祭祀籌備等社會功能。如《詩經·秦風·驷驖序》提到周襄王通過田狩活動“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反映了其作為禮儀和權力象征的作用。

  3. 相關文獻佐證

    • 漢代桓寬《鹽鐵論·論災》中提及“冬不田狩”,說明該詞在漢代仍被沿用,且與倫理觀念相關聯。
    • 何休在注解《公羊傳》時強調“冬時禽獸長大,遭獸可取”,進一步解釋冬季狩獵的合理性。

總結來看,“田狩”是古代對冬季大規模狩獵的專稱,兼具實用性和文化内涵。如需了解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詩經》《公羊傳》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妳霸城百事通邦賊踣鐵不毈采芝操出花樣吹沙俶倘蹙金大校梵服楓丹白露敷對浮詭夫妻狗骨絓誤歸正守丘國魂簡勁假是積讒磨骨诘責矜矜業業橛守成規開鎮愧縮窺逾懶中散利動理虛露根谧安内蘊撚船漂布貧眼辟若蒲葵扇欽命窮槁瓊田草其如棋眼如兄如弟如壎如篪神解設戎四義蒐乘酸軟素肌坦噶尼喀湖調絃勿怠勿忘無勌憲命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