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提攜。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三:“爾諸真亦粗説其事,但 子良 庸陋,豈敢仰希,恃蒙諸真提拂不論耳。” 宋 張表臣 《珊瑚鈎詩話》卷一:“觀其措意,蓋将攬天下之英才,提拂誘掖教裁成就之耳。”
(2).掃帚。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黍》:“醉卧黍穰,令人生厲。人家取其莖穗作提拂掃地,用以煮汁入藥,更佳。”
“提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釋義,其用法和出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冥通記》《本草綱目》等原典或權威詞典。
《提拂》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tí fú。拆分部首為手(提)和殳(拂),總共有8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用來形容用手指甲劃過這個動作,有如掃地、撫摸等意義。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提拂」,和簡體字的寫法相同。
古時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可用「舌敦」字代表,「提」字字頭為一個垂直線,下面橫着一條斜線,而「拂」字字頭則是一條從上往下的垂直線,下面兩橫表示手指甲。
例如,古時人們會使用「舌敦」字代表「提拂」,上面的象形部分表示手指,下面的「敦」部分表示甲。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用手指甲輕輕提拂着書頁上的灰塵。
2. 她用手指尖細細地提拂着寶寶的小臉。
3. 小貓用爪子提拂着自己的毛發。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提留、提請、提出、拂拭、拂過等。
與「提拂」意思相關的近義詞有:撫摸、擦拭、拭去等。
反義詞則包括:搖動、攪動、碰撞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