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禮拜的意思、大禮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禮拜的解釋

[fortnightly holiday] 每隔兩個星期休息一天稱為大禮拜

詳細解釋

每兩個星期休息一天,休息的那一天叫做大禮拜。如:他是歇大禮拜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禮拜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分别源于宗教儀式和傳統民俗:

一、宗教儀式(藏傳佛教)

指藏傳佛教信徒最虔誠的叩拜禮,又稱“磕長頭”。行禮時需五體投地(雙手、雙膝及額頭觸地),同時雙手向前伸直滑出,起身後走到雙手印記處再次叩拜,以此循環直至朝聖終點。此禮象征對佛的絕對敬畏與自我舍棄,常見于朝聖途中或寺廟前行禮。《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藏傳佛教信徒的一種拜佛儀式”,《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說明其動作需“全身伏地,以額觸地”。

權威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二、傳統民俗(北方方言)

  1. 休息日含義

    北方部分地區(如東北、華北)曾将每月的1日和15日 稱為“大禮拜”,是工廠或單位集中休息的日子,區别于常規周日(小禮拜)。此用法源于20世紀中國工業化初期的作息制度,現隨雙休日普及已逐漸消失。

    例: “上世紀八十年代,父親逢大禮拜才能回家一天。”

  2. 禮儀規格含義

    在婚喪、祭祀等隆重場合中,指叩首三次 的最高禮節(區别于“小禮拜”的單次叩首)。清代文獻《兒女英雄傳》即有“行三跪九叩的大禮拜謝”的記載,現代民俗中仍存留于傳統家族儀式。

權威來源:

曲彥斌.《中國民俗語言學》.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

鐘敬文.《民俗學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地域用法差異需注意

新疆、内蒙古等地的部分方言中,“大禮拜”亦泛指周日全天休息(與小禮拜僅休半天對應),此用法與北方工業術語不同,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禮拜”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工作休息制度

指每隔兩周休息一天的制度,常見于部分地區的特殊排班安排。例如:

二、藏傳佛教修行

作為藏傳佛教“四加行”修行之一,具有宗教儀軌性質:

兩種含義分别對應日常生活與宗教實踐,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更多細節可查閱《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首不渝飽目鞭痕查抄朝次馳誠聰察村魯大共宕宕旦莫淡約道不舉遺蠹居棊處鵝經返老風伯感激高蹻閣淺公仇管城穎過篩子含收灰釘江讴椒聊寖安擊搒極圈居喪拒霜老蘇龍幡龍罔象洛桑率示靡類名正言順迷戲沐芳南洪北孔膩穢拍馬屁破顔前委悄靜山右石棱私僮俗筆索鬭雞陶育天假之年未蔔微睇吳門下唇小喬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