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右的意思、山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右的解釋

山的西側。特指 山西省 。因居 太行山 之右,故稱。 清 陸隴其 《答山西範彪西進士書》:“夙聞 山右 辛復元 先生之名,而未見其書。承乏 恒陽 ,幸與 山右 接壤,則又聞先生今之 辛復元 也。”《花月痕》第四回:“ 山右 尤畿疆屏蔽,西北膏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右"是漢語曆史地理專名,指代中國山西省及周邊區域。該稱謂源自中國古代地理方位表述體系,具體釋義如下:

一、詞源解釋 "山右"一詞最早見于《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卷三,釋義為:"太行山以西地區,特指山西省"。該命名遵循中國古代"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的地理方位原則,以太行山脈為坐标參照物,其西側區域故稱"山右"。

二、曆史沿革 據《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記載,明清時期該稱謂使用達到頂峰。清初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三十一中明确記載:"山西謂之山右,以其居太行山之右也",印證了該詞在官方文書與學術著作中的規範用法。清雍正元年(1723年)設置的"山右道"轄區涵蓋今山西省全境,進一步強化了該稱謂的行政區劃意義。

三、地理範圍 現代地理學範疇中,"山右"涵蓋山西省全境及河北省西部山區。其核心區域以太原盆地為中心,東界為太行山主脈,西至黃河峽谷,北抵陰山餘脈,南接中條山脈,總面積約15.6萬平方公裡。該區域在地形上呈現典型的黃土高原特征,平均海拔800-1500米。

網絡擴展解釋

“山右”是一個曆史地理名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山的西側,特指山西省。因山西省位于太行山脈西側(右側)而得名。中國古代以坐北朝南為方位基準,太行山作為地理分界,其右側(西側)即對應今山西省區域。

二、曆史背景

  1. 得名依據
    古代方位觀中“右”對應西側(如“江左”指長江下遊東側),太行山以西故稱“山右”。
  2. 文獻記載
    清代陸隴其《答山西範彪西進士書》及小說《花月痕》均用“山右”代指山西,印證其作為舊時别稱的廣泛使用。

三、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山右”在成語中比喻權勢集中的地方(因古代以右為尊,如“無出其右”),但此用法較罕見,主要仍用于地理指代。

四、現代應用

現多用于曆史、文學語境,如“山右巷”“山右文化”等地名或文化概念中。

别人正在浏覽...

愛憫薄曬豹枕徧施兵馬籍筆套殘冬臘月産利乘騎成獄谌容吃不克化楚姬啿啿叨第德庇雕虎疊運杜十姨惡虖鳳肺風覽佛是金妝,人是衣妝果丞耗問洪茂咶咶嘩拳戶辨昏慘監侍驕很節文吉甫吉光禁棄軍律口哕累子連舸理財淪剝浼止蓬丘鉛刀愆謬乾餘骨人言籍籍三十六峯閃電娘娘聲訴世念厮搏素管素聽添兵減竈甜高粱王維違叛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