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君子的意思、大君子的詳細解釋
大君子的解釋
稱道德、文章受人尊仰或地位高的人。《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後漢書·高彪傳》:“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門,冀一見龍光,以叙腹心之願。” 宋 王安石 《上杜學士言開河書》:“不敢因循苟簡,以孤大君子推引之意。” 清 馮桂芬 《與吉撫部書》:“某何人斯,獲與此數,此蓋大君子一藝必庸、小善必録之盛心,而自不肖者得之,乃循省涯分而直無以自處焉。”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君子的解釋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君子寡欲。;;司馬光《訓儉示康》君子多欲。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論語》君
網絡擴展解釋
“大君子”是漢語中的一個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品德高尚、行為正直且胸懷寬廣的人。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大君子”由“大”和“君子”組合而成:
- 大:表示偉大、崇高;
- 君子:指道德修養深厚、行為端正的人。
合起來即指品德卓越、胸懷寬廣的賢者,強調其道德高度和社會影響力。
二、出處與用法
- 古代典籍:
- 《荀子·仲尼》提到:“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指不符合道德标準的行為不足以稱頌于“大君子”門下。
- 《後漢書·高彪傳》中“谒大君子之門”,表達對賢者的敬仰。
- 用法:
-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表達對德高望重者的尊稱。
- 可作主語、賓語或定語,如“大君子之風”(形容品格)、“稱頌大君子”(表達贊譽)。
三、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大人君子(強調德才兼備)、賢人雅士。
- 現代意義:雖為古語,但可用于形容當代具有高尚品德或傑出貢獻的人物。
四、注音與結構
- 拼音:dà jūn zǐ,注音為ㄉㄚˋ ㄐㄩㄣ ㄗˇ。
- 結構:“大”為獨體字,“君”“子”均為上下結構。
總結來看,“大君子”是中華文化中對道德典範的崇高稱謂,兼具文學與倫理價值。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具體語境分析,可參考《荀子》《後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君子這個詞指的是品德高尚、行為正直的人。拆分部首為大和君,分别表示大小和貴族地位。大的筆畫數為3,君的筆畫數為7。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中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在繁體中,大君子的寫法為「大君子」。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一個例句可以是「他是個大君子,總是幫助别人。」組詞可以是大丈夫、大志、君子之交等。近義詞可以是大人、貴人,反義詞可以是小人、惡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