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名高士。 南朝 梁 何胤 及其兄 求 、 點 皆隱居不仕,世稱 何氏 三高。見《南史·何胤傳》。
(2).三名高士。 越 範蠡 、 晉 張翰 、 唐 陸龜蒙 皆 吳 人, 宋 時 吳江 以三人為三高,設 三高祠 祠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鸱夷子見黜》:“ 吳江 三高亭 ,祠 鴟夷子皮 、 張季鷹 、 陸魯望 ,而議者以 子皮 為 吳 大仇,法不當祀。前輩有詩雲:‘可笑 吳 癡忘 越 恨,卻誇 範蠡 作三高。’” 宋 姜夔 《石湖仙·壽石湖居士》詞:“ 松江 煙浦,是千古三高,遊衍佳處。”
“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三種代謝性疾病的統稱,三者常相互關聯,是現代社會常見的慢性病,被稱為“富貴病”或“健康的隱形殺手”。以下是具體解釋:
高血壓
指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升高。診斷标準為:
高血糖
分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高血脂
包括以下任一指标異常:
若已确診,需遵醫囑用藥(如降壓藥、降糖藥、他汀類藥物)并長期管理。早期幹預可降低并發症風險。
《三高》是一個常用的俚語,通常用來形容一種被人們普遍認為不好的情況,即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綜合症狀。
《三高》通過拆分可以得到“三”字和“高”字。其中,“三”字的部首是“一”,筆畫數為3;“高”字的部首是“高”,筆畫數為10。
《三高》一詞最初起源于醫學領域,用來指代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人群。後來逐漸演變為俚語,用來形容這些疾病常見的症狀。
《三高》的繁體字為「三高」,讀音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高」的寫法較為複雜,有各種變體。但基本上仍保持了扁形高書的結構。
1. 我父親最近檢查出有三高,需要注意飲食和鍛煉。
2. 吃太多油膩的食物容易導緻三高的發生。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藥、高血壓患者、高血脂症、高血糖症等。
高脂血症、高血脂綜合症、高糖血症、高血糖綜合症。
低血壓、低血脂、低血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