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de green] 像翡翠那樣的綠色;青綠色
(1).翠色的綠色。《文選·曹植<七啟>》:“飾以文犀,彫以翠緑。” 呂向 注:“彫飾翠緑二色於上。”《文選·嵇康<琴賦>》:“錯以犀象,籍以翠緑。” 李善 注:“翠、緑,二色也。”
(2).像翡翠那樣的綠色。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古銅器》:“至有鉏擊破6*處,并不見銅色,惟翠緑徹骨。” 王統照 《陰雨的夏日之晨》:“以及條形的尖形的,圓如小茶杯的翠綠的葉子,都欣然含有生意。”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翠綠漢語 快速查詢。
"翠綠"是漢語中表示鮮明青綠色的形容詞,由"翠"與"綠"兩個語素複合構成。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漢語大詞典》收錄其本義為"青綠色的玉石",後引申為"像翡翠般明豔的綠色"。
從構詞法分析:"翠"原指翠鳥羽毛或翡翠玉石的光澤,《說文解字》釋其"青羽雀也",引申為鮮明色澤的象征;"綠"則是基本顔色詞,《爾雅·釋器》注"青黃也",二者組合構成偏正結構,強調綠色中帶有青碧的視覺效果。
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有兩層釋義:①形容顔色如翡翠般鮮亮的青綠色,多用于自然景物描寫,如"翠綠的竹林";②特指翡翠的天然色澤,常見于寶玉石鑒定領域。其色彩學參數對應潘通色卡中的16-0540TPG編號,屬于高飽和度冷色調。
在語用層面,"翠綠"常與具象名詞搭配構成文學意象,例如:
同義詞包括"碧綠""青翠",反義詞為"枯黃""灰白"。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統計顯示,在文學類文本中出現率達0.023%,顯著高于科技類文本的0.005%(《現代漢語頻率詞典》)。
“翠綠”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描述顔色,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古文引用或現代語境擴展,可參考《文選》等文獻或結合具體場景進一步分析。
白馬三郎朝锺暮鼓疇代愁窖兒貙狸爨饋單族訂誓額外芳蘭生門,不得不鉏馮谖市義改椎公谷功過是非貴賓豪戶皓紗黑體字懷袵懽忻鼓舞夥夠嘉靖七子鞬子嚼腭捶床膠輪交迫金旛進膳蠲略考正閜砢藍采和蘭掖隴鳥輪扶明前缪種流傳穆滿内族醲醖平賦鋪展強加于人強圉乾糧橋直擾動肉顫心驚尚主勢籍適量束縧書郵铴鑼填方恬谧投影退行仙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