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谷的意思、公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谷的解釋

《公羊傳》和《穀梁傳》的并稱。《新唐書·儒學傳下·啖助》:“ 助 愛《公》、《穀》二家,以《左氏》解義多謬,其書乃出於 孔氏 門人。” 宋 無名氏 《梅妃傳》:“ 漢 興,尊《春秋》,諸儒持《公》、《穀》角勝負,《左傳》獨隱而不宣,最後乃出。” 清 黃遵憲 《答陳士業論孔子生卒書》:“《公》、《穀》兩家之説,豈能盡抹諸家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公谷”是漢語文獻學中的專有名詞,特指《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兩部儒家經典的合稱。二者與《左傳》并稱“春秋三傳”,是研究先秦曆史及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獻。

  1. 《春秋公羊傳》釋義

    簡稱《公羊傳》,相傳為戰國時期公羊高所著,以問答體例逐層闡釋《春秋》的微言大義。其内容強調“大一統”“尊王攘夷”等政治倫理觀念,漢代董仲舒曾以公羊學推動“獨尊儒術”政策,使其成為西漢官學核心典籍。

  2. 《春秋穀梁傳》釋義

    簡稱《穀梁傳》,傳為魯人穀梁赤所撰,側重從禮制角度解讀《春秋》的記事筆法。其語言較《公羊傳》更為質樸,注重名物訓诂,如《穀梁傳·隱公元年》對“春王正月”的注解即體現周代曆法制度。

  3. 二傳對比與學術價值

    清代學者阮元在《十三經注疏》中指出,公羊學擅發義理,穀梁學精于考據,二者形成互補。近現代學者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中亦對比二傳對“踐土之盟”的記載差異,揭示先秦史實的不同诠釋維度。

  4. 現代應用與影響

    “公谷”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關鍵詞,其“華夷之辨”“義利之辨”等思想仍被哲學、曆史學領域援引研究。北京大學《儒藏》工程對二傳的校勘成果,為當代學者提供了權威版本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公谷”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1. 經學專稱
    指《公羊傳》和《穀梁傳》的合稱,兩者均為闡釋《春秋》的經典著作,合稱“春秋三傳”中的兩傳(另一為《左傳》)。這一用法在曆史文獻中常見,例如:

    • 《新唐書·儒學傳》提到啖助推崇《公》《穀》二家。
    • 清代黃遵憲的論述中也以“公谷”代指這兩部典籍。
  2. 人物别名(罕見)
    現代書法家彭美康曾以“公谷”為號,但此用法較為小衆,需結合具體人物背景理解。

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公谷”作為成語形容“公正正直”,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載或混淆。建議優先采用經學領域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崩奔兵不接刃琛瑞棰損辭辯丹之所藏者赤雕橑刁巧東北虎多壘獨完蕃薯風掣雷行分功封授搆扇寒窓皓管橫草不拿,豎草不拈洪隧忽剌八矜矜金尾雞聲鵝鬥倦憩蓮船臨難不顧路警賣法忙銀綿綿不斷木柶奶豆腐南皿涅齒蜺旌平岡強壯劑窮幽遒然汝曹入錢韶妙使臣星識滅適行寺院貪耄天魔舞拖宕荼毗亡徵文疏五奸五家七宗銜鋒顯佑小孤撮小賣部謝家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