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锺暮鼓的意思、朝锺暮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锺暮鼓的解釋

佛寺晨撞锺,暮擊鼓以報時。同“朝鐘暮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朝锺暮鼓”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zhāo zhōng mù gǔ,其含義與“朝鐘暮鼓”相同(“锺”與“鐘”為異體字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指佛寺中早晨敲鐘、傍晚擊鼓的報時傳統,用以規範僧衆的作息。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代寺院的時間管理方式。

  2. 引申意義
    成語常被用來比喻警示與自勵,強調通過規律性的聲音或儀式提醒人們珍惜時間、保持自律。例如唐代詩人李鹹用在《山中》寫道:“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挂情”。

  3. 文學引用
    明代梁辰魚在《浣紗記·伐越》中化用此典:“百尺高台面太湖,朝鐘暮鼓宴姑蘇”,借鐘鼓之聲烘托場景氛圍。

補充說明

來源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典》《李鹹用詩集》等文獻,或查看、3、4、6、10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 《朝锺暮鼓》表示指朝早晚晚鳴鐘鼓,是古代表示時間的一種說法。意為清晨起床到晚上敲鼓結束一天的工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朝锺暮鼓》的拆分部首為日、金、音、目,總計13個筆畫。 來源: 《朝锺暮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禮儀中對時間的描述,特别是宮廷和寺廟的鐘鼓聲。它也可以用來形容繁忙的生活節奏和工作日的開始和結束。 繁體: 《朝鍾暮鼓》是《朝锺暮鼓》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字的形狀和結構有所不同。可能以"朝鍾暮鼓"來書寫《朝锺暮鼓》。 例句: - 聽到遠處傳來的朝锺暮鼓,我知道一天又開始了。 - 在古代宮廷,朝锺暮鼓是标志着儀式的開始和結束。 組詞: 朝陽、晨鐘、暮鼓、起床、工作時間 近義詞: 晨鐘暮鼓、黎明、夜幕降臨 反義詞: 宵禁、夜晚、午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