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考正的意思、考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考正的解釋

考查訂正。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禦府書畫式》:“餘偶得其書,稍加攷正,具列於後。”


(1).考查核實。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中常侍 趙忠 喪父,殮為璵璠玉匣, 穆 下郡考正,乃至發墓視屍,其家稱冤自訴。”《漢書·朱穆傳》作“下郡案驗”。

(2).省察糾正;考核訂正。《漢書·藝文志》:“該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梁書·蕭子顯傳》:“又採衆家《後漢》,考正同異,為一家之書。” 宋 曾鞏 《<新序>目錄序》:“臣既考正其文字,因為其序。” 王先謙 《<漢書補注>序例》:“海内耆古之士,承流嚮風,研窮 班 義,考正注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考正”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學術性質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嚴謹的考證、校對和辨析,對事物或文獻進行修正與确認。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傳統訓诂學解析,該詞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基本釋義

    考正指通過詳細查證和比對,對文獻、史實或學術問題進行訂正與核實。例如《漢語大詞典》釋為“稽考訂正”,強調以事實為依據的修正過程。

  2. 詞源與結構

    該詞由“考”(考察、研究)與“正”(修正、匡正)兩個語素構成,屬于并列式合成詞。先秦文獻中已有“考訂”的類似用法,後逐漸演變為側重學術嚴謹性的術語。

  3. 應用領域

    主要用于文獻學、曆史研究等場景。如清代考據學派常對古籍進行“考正訛誤”(《辭海》),現代學術論文中也用于指代數據驗證環節。

  4. 同義詞辨析

    與“考證”“考訂”近義,但“考正”更突出“修正錯誤”的結果導向,如《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用例多關聯“糾正前人疏漏”。

來源引用:《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考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考查訂正
    指對文獻、事件或觀點進行系統性檢查和修正,常用于學術研究或古籍整理。例如宋代周密在《齊東野語·紹興禦府書畫式》中提到“稍加考正”,強調對書畫的考證修訂。

  2. 考查核實
    側重于通過調查驗證事實的真實性,如晉代袁宏《後漢紀》中“下郡考正”,意為通過地方調查取證。

  3. 省察糾正
    強調對自身或他人行為的反思與修正。如《漢書·藝文志》提到“自考正也”,指通過自我省察改進不足。


二、構成解析


三、應用示例

  1. 古籍研究
    宋代曾鞏在《新序目錄序》中“考正其文字”,即通過校勘恢複文本原貌。
  2. 行為規範
    如例句“考正亡逸,研核異同”,體現對曆史事件的嚴謹考證。

四、補充說明

“考正”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更常用“考證”“校正”等詞。其核心意義圍繞“嚴謹求證”展開,適用于學術、曆史、倫理等領域。

(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眼插科使砌垂業刍粟雌絃村校書措心膽意膽戰心驚吊動堞壘東門都吏訛異發奸露覆番次防顧孚愉敢死隊感緻跟兒勾龍鼓司駭懼函列化膿講鼓郊見節孝坊客隊快人困棘唠扯麗霄離殃賂田履繩勉力甯晏配演憑證前躅氣候學慶隆七色拳經三分聖童省閱守符說法斯洛伐克嗣事恫瘝拖輪韋經仙卿小猴子小體檄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