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畫家。字子西,濠州(治今安徽鳳陽東)人。初為圖畫院藝學,1078-1085年間遷待诏。工花竹禽鳥,體制清贍,生動自然,尤以敗荷凫雁為佳,一改黃筌濃豔畫風。亦善畫佛道鬼神等。有《雙喜圖》等存世。
崔白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畫家,其詞義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崔白(生卒年不詳),字子西,濠州(今安徽鳳陽東)人。他初任北宋圖畫院藝學,後于1078-1085年間升遷為待诏,專攻花竹、禽鳥等題材的繪畫。
藝術風格
他以“體制清贍,生動自然”著稱,尤其擅長描繪秋日殘荷與凫雁(野鴨、大雁)場景,突破了黃筌父子主導的濃豔工筆畫風,開創了更寫意、靈動的表現手法。其筆法勁利如鐵絲,注重寫生與鈎勒填彩技法結合。
代表作品
存世作品包括《雙喜圖》(又名《隻喜圖》)、《寒雀圖》等,這些畫作通過動态構圖和細膩筆觸,展現了自然生物的鮮活形态。
其他領域
除花鳥畫外,崔白亦善繪佛道鬼神題材,但相關作品未見明确記載。
曆史評價
他被視為北宋花鳥畫變革的關鍵人物,推動了從宮廷富麗風格向文人意趣的轉變,對後世文人畫發展有深遠影響。
崔白(cuī bái)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用于描述人的面色泛白、蒼白無血色的狀态。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人因寒冷、恐懼、驚吓等情緒或狀況而臉色變白。
拆分部首和筆畫:崔字的構成是由“山”(shān)部和“危”(wēi)部組成。其中“山”部是右邊的崔字的偏旁部首,“山”代表着山嶽的意思;而左邊的“危”部是左邊的崔字的主體部分。
崔字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崔字的發音來源于古代姓氏“崔”(cuī),表明了這個字最初是用來表示某個人的姓。
繁體繁體字的崔在形狀上與簡體字無差别,并沒有獨立的繁體字形式,仍然保持着與簡體字一緻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崔字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寫法有些不同。在古代,崔字的右邊部分并沒有明确的寫法,通常隻畫一個山形的标志,表示“山”的意思,與現代的寫法相似。左邊的“危”字部分則與現代相同。
例句1. 他看到那個意外事故後,臉色瞬間變得崔白了。
2. 冬天的北方,寒風吹過,人們的臉都崔白了。
組詞崔白沒有特定的組詞形式,但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合,例如:崔白如雪、崔白色、崔白為鬼等。
近義詞蒼白、面如白紙、臉色難看。
反義詞紅潤、臉色好、健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