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心的意思、失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心的解釋

指精神失常。《國語·晉語二》:“今 晉侯 不量 齊 德之豐否,不度諸侯之勢,釋其閉修而輕於行道,失其心矣。君子失心,鮮不夭昏。” 韋昭 注:“失其心守。夭,夭折也。昏,狂荒之疾。”《世說新語·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虛悸” 劉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續晉陽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範純佑 ﹞又通兵書,學道家能出神。一日,方觀坐,為妹壻 蔡交 以杖擊戶,神驚不歸,自爾遂失心。” 元 賈仲名 《蕭淑蘭》第三折:“離魂魄似失心,思昏沉悶圍愁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失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和現代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失心”指精神失常或心智失控的狀态,常用來形容因過度焦慮、打擊或疾病導緻的心理失衡。


二、出處與演變

  1. 古代典籍

    • 《國語·晉語二》提到:“君子失心,鮮不夭昏”,韋昭注解為“失去心守,引發夭折或狂疾”。
    • 明代賈仲名《蕭淑蘭》中“離魂魄,似失心”進一步描述精神恍惚的狀态。
  2. 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失去理智或過度執着,例如“放下得失心”指擺脫對結果的過度在意。


三、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四、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或《國語》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失心

失心,指失去理智、不正常的心态或思維狀态。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心(xīn)和㝵(wǎng)。

心是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等;㝵表示搜尋、追求。因此,失心的意思是内心不穩定、思維混亂,追求不健康或不正常的事物。

《失心》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最早記錄于《莊子·齊物論》:“君子之失心也,範雲者謂之失心矣。”在這裡,失心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心失去了準則。

在繁體字中,失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失心可以寫作失㝵,其中㝵是搜尋的意思,強調人們追求不正常事物的行為。

以下是一些關于失心的例句:

1. 他失心地沉迷于賭博,最終導緻家破人亡。

2. 這個劇中主角因為愛情問題失去理智,陷入了失心狀态。

失心的組詞有:失心瘋、失心魔、失心瘋狂等。

與失心相關的近義詞有:瘋狂、狂、瘋癫、癡呆等。

與失心相對的反義詞有:冷靜、理智、穩定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