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画家。字子西,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东)人。初为图画院艺学,1078-1085年间迁待诏。工花竹禽鸟,体制清赡,生动自然,尤以败荷凫雁为佳,一改黄筌浓艳画风。亦善画佛道鬼神等。有《双喜图》等存世。
崔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其词义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崔白(生卒年不详),字子西,濠州(今安徽凤阳东)人。他初任北宋图画院艺学,后于1078-1085年间升迁为待诏,专攻花竹、禽鸟等题材的绘画。
艺术风格
他以“体制清赡,生动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秋日残荷与凫雁(野鸭、大雁)场景,突破了黄筌父子主导的浓艳工笔画风,开创了更写意、灵动的表现手法。其笔法劲利如铁丝,注重写生与钩勒填彩技法结合。
代表作品
存世作品包括《双喜图》(又名《只喜图》)、《寒雀图》等,这些画作通过动态构图和细腻笔触,展现了自然生物的鲜活形态。
其他领域
除花鸟画外,崔白亦善绘佛道鬼神题材,但相关作品未见明确记载。
历史评价
他被视为北宋花鸟画变革的关键人物,推动了从宫廷富丽风格向文人意趣的转变,对后世文人画发展有深远影响。
崔白(cuī bái)是一个汉字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人的面色泛白、苍白无血色的状态。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人因寒冷、恐惧、惊吓等情绪或状况而脸色变白。
拆分部首和笔画:崔字的构成是由“山”(shān)部和“危”(wēi)部组成。其中“山”部是右边的崔字的偏旁部首,“山”代表着山岳的意思;而左边的“危”部是左边的崔字的主体部分。
崔字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崔字的发音来源于古代姓氏“崔”(cuī),表明了这个字最初是用来表示某个人的姓。
繁体繁体字的崔在形状上与简体字无差别,并没有独立的繁体字形式,仍然保持着与简体字一致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崔字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有些不同。在古代,崔字的右边部分并没有明确的写法,通常只画一个山形的标志,表示“山”的意思,与现代的写法相似。左边的“危”字部分则与现代相同。
例句1. 他看到那个意外事故后,脸色瞬间变得崔白了。
2. 冬天的北方,寒风吹过,人们的脸都崔白了。
组词崔白没有特定的组词形式,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例如:崔白如雪、崔白色、崔白为鬼等。
近义词苍白、面如白纸、脸色难看。
反义词红润、脸色好、健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