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損之又損的意思、損之又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損之又損的解釋

謂日去其華僞以歸于純樸無為。引申指盡可能節省或謙抑。《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漢 張衡 《東京賦》:“是以西匠營宮,目翫 阿房 。規摹踰溢,不度不臧。損之又損之,然尚過於 周 堂。”《晉書·宣帝紀》:“帝勳德日盛,而謙恭愈甚……恒戒子弟曰:‘盛滿者道家之所忌,四時猶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損之又損之,庶可以免乎!’”《舊唐書·後妃傳上·賢妃徐氏》:“北闕初建,南營 翠微 ,曾未逾時, 玉華 創制。雖復因山藉水,非無架築之勞;損之又損,頗有工力之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損之又損"是源自道家哲學思想的成語,其核心内涵指通過持續減損達到極緻狀态。該詞彙包含三層遞進含義:

一、本源釋義 出自《莊子·知北遊》,原文記載孔子問禮于老子,老子教導:"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此處"損"指擯除外在的驕氣與多欲,通過持續内省修養達到道家推崇的"無為"境界。漢代河上公注《道德經》第四十八章時強調:"損之者,謂損情欲也;又損之者,謂漸去之也"(來源:漢典網)。

二、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主要承載兩種引申義:

  1. 形容極度謙虛克己的态度,如《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劉秀"損之又損,懼有阙焉"的治國理念(來源:國學網)
  2. 指事物精簡到極緻狀态,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用"損之又損,而無可損"描述事物發展的臨界點(來源:漢語大詞典)

三、語言學特征 該成語屬于ABCB式重疊結構,通過"又"字強化動作的持續性。在語法功能上多作謂語或定語,常見于書面語體。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其規範用法為"原指不斷去除外在浮華,現多指自我修養的深化過程"(來源:商務印書館官網)。

四、應用場景 適用于哲學讨論、個人修養、藝術創作等領域。如宋代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論及治學:"須是損之又損,方能見得道理精微處",強調學術研究的去僞存真(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絡擴展解釋

“損之又損”是一個源自道家思想的成語,其含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1. 核心釋義
    本義指通過不斷減少外在修飾和主觀欲念,最終達到無為境界。出自《莊子·知北遊》的“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以及《老子》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2. 引申含義

    • 謙抑态度:形容極度謙虛的品格,如宋代《五燈會元》中“須長覺察,損之又損”的用法。
    • 節制行為:漢代張衡《東京賦》引申為克制欲望、崇尚簡樸的生活态度。
  3. 常見誤讀
    需注意與“雙方互相損害”的解釋區分。雖然個别網頁提到類似“惡性循環”的解讀,但權威典籍和主流辭書均未支持此說法,可能是對成語結構的誤判。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個人修養(如“他功成名就後仍損之又損”),或文學作品中體現道家思想(如“損之又損,方見本心”)。

别人正在浏覽...

暗場八踏鞵彪被赤舌燒城雛發代還道西說東多體船多行不義必自斃煩怨廢痼豐昵負局仙蛤黎醬乖沮官差鼓架部寒塞黑潦話意回遊簡舉蛟患鞿靮捷疾鬼解冤淨水句注兩柱錢連和靈符馬壩人眄望廟濯秘而不露木聖篇辭痞塊萍劍迫晦锵铿遷京牽牛郎奇傑請風光曬坪上骈閃試失之毫厘,差之千裡受符孀雌水漚歲祀談詞提審抟躍脫穎而出象六響玉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