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頑的意思、麤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頑的解釋

亦作“麄頑”。粗疏愚頑。 明 唐順之 《答張甬川尚書書》:“ 順之 麄頑非畜德之器,迂疎非適用之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麤頑”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結合字形和文獻用例綜合解析:

  1. 字義拆解

    • 麤:同“粗”,本義指粗糙、粗疏,引申為行為或性格上的粗率、不細緻。
    • 頑:本義為“難劈開的木頭”,後指愚鈍、固執,如“頑固”“頑劣”。
  2. 整體含義 兩字組合後,“麤頑”形容人粗疏愚鈍且固執,多用于古漢語語境。例如明代唐順之在書信中自謙“麤頑非畜德之器”,即表達自己性格粗率愚鈍,難成德才兼備之人。

  3.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仿古文本。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粗魯愚鈍”“冥頑不靈”等替代詞。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等工具書中的古典釋義,或結合《說文解字》分析單字源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頑

「麤頑」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可以表示一個人的行為或性格粗野、頑固不化。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麤頑」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鹿」,意為鹿角,表示這個詞與鹿有關;筆畫為27劃。

來源

「麤頑」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有人形容烏鴉頑皮嘴硬、不容易馴服,将其比喻為「麤頑」,用以形容那些行為頑固、難以教訓的人。

繁體

「麤頑」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麤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麤頑」這個詞的寫法略有區别,「麤」的古字形是「麤」,表示粗犷、粗魯的意思;「頑」的古字形是「雚」,意為頑固不化。古代人們将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麤頑」,表示一個人粗野、固執的性格。

例句

1. 他的脾氣麤頑,從來不聽别人的勸告。

2. 小明麤頑地拒絕了老師的建議,結果遭受到了失敗的打擊。

組詞

麤愚、麤硬、頑強、麤症、麤直、頑抗

近義詞

麤魯、蠻橫、麤陋、剛愎、固執

反義詞

柔順、溫順、馴良、易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