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帳的意思、馬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帳的解釋

《後漢書·馬融傳》:“ 融 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居宇器服,多存侈飾。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後因以“馬帳”指通儒的書齋或儒者傳業授徒之所。 元 丁複 《送客》詩:“ 馬 帳朋方集,麟經講未殘。” 清 趙翼 《王夢樓挽詩》:“生有笙歌矜 馬 帳,死猶詩句在 雞林 。” 餘疚侬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韻》:“ 吳門 風雨今三載, 馬 帳笙歌舊念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化典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源于東漢經學家馬融的事迹,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講學的帷帳(物理場所)

指東漢大儒馬融設帳授徒時所用的帷帳。《後漢書·馬融傳》記載,馬融才學淵博,生徒衆多,為容納學生,他常在堂上設置绛紗帳(紅色帷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因此"馬帳"成為其講學場所的代稱,象征着學術傳播的空間載體。

二、引申義:尊稱他人的講堂或師門(文化象征)

後世将"馬帳"引申為對他人講堂、師門的尊稱,用以贊譽教學場所的卓越或師承的顯赫。例如清代詩人袁枚在《題史閣部遺像》詩中"每過梅花嶺,思公淚欲零……高山空仰止,到眼忽丹青"(《小倉山房詩集》),雖未直用"馬帳",但承襲了尊師重道的文化意象。該詞常見于傳統詩文,如《幼學瓊林》"馬融設绛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即是對這一典故的文學化表述。

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明确釋義:"馬融所設之帳。借指傳道授業之所。"
  2. 《辭源》(商務印書館)釋為:"漢馬融設帳授徒。後以馬帳為講壇或師門的代稱。"

因該詞屬典故性詞彙,現代網絡權威詞典資源中相關釋義較少,以上釋義綜合傳統典籍及權威工具書考據而成,未引用網絡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馬帳”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馬帳”指東漢經學家馬融講學時所用的绛紗帳,後引申為通儒的書齋或儒者傳業授徒的場所。


典故出處

據《後漢書·馬融傳》記載,馬融才學廣博,授課時常坐于高堂,懸挂绛紗帳,前有學生聽講,後有女樂演奏。他打破傳統儒者的拘謹風格,将學術與生活雅趣結合,因此“馬帳”成為其教學場景的象征。


用法與延伸

  1. 代指學術場所:如元代丁複詩句“馬帳朋方集”,清代趙翼“笙歌矜馬帳”,均以“馬帳”喻指文人雅集或講學之地。
  2. 象征尊師重教:後世用“馬帳”表達對師道傳承的尊崇,如“立馬帳”表示設立學堂。

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資料(如)提到“馬帳”指軍隊帳篷或領導人辦公場所,此說法可能與字面聯想有關,但缺乏古籍支持,主流含義仍以馬融典故為核心。


“馬帳”承載了中國古代教育文化的意象,既體現學術傳承,也反映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後漢書》原文或相關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晻曶白兵班部背包憊色不識廬山真面目成政崇雉窗友楚管蠻弦叢植單門放錫封賦分立幹什麽高卧東山根部蠱殺韓朋木毫無二緻鶴骨霜髯荷重懷伏互出繪畫狐假虎威狐狨賤命澆酒夾望車驚才風逸近局勁鸷開照刻忮寬重闊佬麗想履險麪茶乾餾騎乘汽笛輕軌清越全民铨綜壬夫山阜善數折澄柿蔕歲籥損友天行證候挑三揀四五命閑置析珪判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