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白蜺 ”。
白霓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白霓指彩虹中的副虹(又稱“雌虹”),位于主虹(雄虹)外側,色彩較淡且排列順序與主虹相反(外紫内紅)。古人認為白霓象征祥瑞或異常天象,常見于古籍對自然現象的記載。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8冊,第456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楚辭·九章·涉江》
“駕青虬兮骖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白霓嬰茀,胡為此堂?”
注解:王逸注“白霓”為“雲之有色似龍者”,指白虹環繞的祥瑞之象。
來源:中華書局《楚辭補注》(2015年版,第128頁)。
《漢書·天文志》
“虹霓屬天地之氣,白霓貫日,兵象也。”
注解:班固将白霓與日暈并提,視為兵災征兆,反映漢代天人感應觀。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1962年版,卷二十六)。
現代氣象學中,白霓是光線在水滴中經二次反射形成的光學現象(主虹為一次反射),其色帶排列與主虹相反,亮度更低。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大氣科學卷》(第三版,2022年,“虹霓”條目)。
來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一卷第四章)。
注:古籍原文建議通過“中華古籍資源庫”(中國國家圖書館官網)或“國學大師”平台檢索。
“白霓”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同“白蜺”
“霓”指副虹(即彩虹外側的第二道圓弧),顔色較淡,常呈白色或淺色。因此“白霓”可指白色的副虹,常用于文學描寫自然景象。
古典文學中的意象
在詩詞中常象征清冷、高潔或神秘意境。例如:
地名:白霓鎮
指湖北省崇陽縣的白霓鎮,地處鄂南三縣交界,是交通樞紐和商貿集散地,因曆史商貿繁榮得名。
文學修辭
可代指飄逸的白色衣物或清雅氣質,如納蘭容若詞中“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
如需進一步了解地名“白霓鎮”的詳細信息,可參考相關地方志或交通地圖。
傲态幫手表墓鄨令不亦善夫娼家朝晨差以毫厘,謬以千裡誠節愁霧除殘貸贳打來回登稔獨當一面方天畫戟蜂糖付訖附餘更期格詩黑麥橫川何在乎滑胎昏鏡重明火事接點捷嶫舊俗擊轊擊中口哦攬詧勞逸結合櫑具了然于心連并令年駡山門馬使猛士民德瓢潑大雨批轉前書前題輕利趣嚴人蝦神墟絁失教頭足倒置碗内拿蒸餅文舫詳憲閑腦邪僻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