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表墓的意思、表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表墓的解釋

在死者墓前刻石,以彰其善,謂之表墓。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於是樹碑表墓,昭銘景行。” 明 何景明 《上作篇》:“興勸賞之法,緻式閭之敬,施表墓之恩,故立激勵之方。” 郭沫若 《孔雀膽》附《資料彙輯》:“至若立碑表墓之事,則縱有心人亦不敢付諸行動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表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在墳墓前立碑刻文,用以表彰墓主的德行或功績。它屬于古代喪葬文化和旌表制度的一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本義:立碑表彰的墳墓

    • “表”在此處作動詞,意為“表彰、顯揚、标記”。《說文解字》釋“表”為“上衣也”,引申為顯露在外、使之顯著之意。
    • “墓”即墳墓、冢茔。
    • 因此,“表墓”字面意思就是通過立碑等方式使墳墓顯著,其目的是表彰墓中人的品德、功業或事迹。這通常是對有德行者、有功之臣、節婦孝子等的一種社會性褒獎方式。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第8卷 第590頁)對“表”的釋義及引申義;古代旌表制度的相關記載。
  2. 引申義:受到官方或社會表彰的墳墓

    • “表墓”不僅指立碑的行為,也常用來指代那些因墓主德行卓著而被官方(如朝廷、官府)或社會輿論特别表彰、樹立為典範的墳墓本身。這類墳墓往往成為道德教化的象征。來源參考:曆代史書中關于旌表忠孝節義的記載,如《後漢書》、《新唐書》等涉及地方官員為賢士立碑表墓的案例。
  3. 相關文化背景:“旌表”與“式闾”

    • “表墓”常與“旌表”制度緊密相連。“旌表”是古代統治者或官府對符合儒家倫理道德标準(如忠、孝、節、義)的個人或家庭進行公開表彰的制度,形式包括賜匾額、立牌坊、立碑表墓等。
    • 有時“表墓”也與“式闾”并提。“式闾”指乘車經過賢者或忠臣的門前時,俯身按軾(車前橫木)以示敬意。兩者都是古代尊崇賢德、教化風俗的重要禮儀行為。如《後漢書·崔寔傳》有“表墓式闾”的記載。來源參考:《後漢書·崔寔傳》;《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王力主編)中關于喪葬、旌表制度的章節。

“表墓”指在墳墓前立碑刻文以表彰墓主德行功績的行為,也指因此受到表彰的墳墓本身。它是中國古代社會利用喪葬禮儀進行道德教化、維護社會倫理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體現了對忠孝節義等傳統美德的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

“表墓”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表墓(拼音:biǎo mù)指在死者墓前刻石立碑,以表彰其生前的善行或功績。這種習俗常見于古代中國,通過碑文記錄逝者的德行,起到紀念和激勵後人的作用。例如:

二、其他釋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虛僞地表現悲痛或哀悼”,但這種用法較為罕見且未被廣泛認可。需注意語境區分。

補充說明

建議在正式文獻或學術讨論中,優先采用“刻石彰善”的基本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哀黯色阿鋪白八柏亮父敗像扳纏罷弱辨對邊羅漢襞斂參場稠呼呼寸縷颠寒作熱彫候抵鬭砥京服餌改行遷善狠突紅英後尾兒皇駭會語鲛客礁石脊鸰集甯酒殽跨子老草老區柳眉踢豎納剌尼首牛頭船彯搖欺誕傾巢出動清悅情緻親幸诠簡取代反應饒情濡鹈韶媚神躬是即疏條粟金銅坑土壩讬紙倇娈毋違象态鞋頭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