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使的意思、馬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使的解釋

乘快騎傳遞緊急文書的使者。《三國志·蜀志·黃權傳》:“馬使奔馳,交錯於道。” 唐 趙璘 《因話錄·角》:“蕃法刻木為印,每有急事,則使人馳馬赴贊府牙帳,日行數百裡,使者上馬如飛,號為馬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使"是古代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職官制度兩個維度解析。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馬"指代馬匹這一重要戰略物資,"使"則取"職事者"之意,複合後特指掌管馬政事務的官員。

從職官沿革考察,唐代設"掌閑"一職專司禦廄馬匹馴養,《唐六典》卷十七載其"掌調習馬匹,供禦乘輿",可視作馬使的前身。宋代在太仆寺下設"左右骐骥院",據《宋史·職官志》記載,該機構"掌國馬畜牧之事",其主官職能與馬使高度契合。

清代馬政體系更為完備,《大清會典》載有"上驷院侍衛"職銜,負責皇帝禦用馬匹的遴選與訓練。值得注意的是,在邊疆治理中,清廷向蒙古諸部派遣的"理藩院司員"兼具巡視牧群、征收馬賦的職責,這類特殊使節在公文往來中也常被稱為"馬使"。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該詞存在轉義現象。明清話本中可見"馬使"代指驿卒,如《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五回描寫:"那馬使飛也似跑來報信",此處借指傳遞緊急軍情的騎手,此用法在《近代漢語詞典》中收錄為引申義項。

網絡擴展解釋

“馬使”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1. 基本詞義
    指古代乘快騎傳遞緊急文書的使者,屬于一種快速通訊方式。

  2. 曆史背景與職能
    多用于軍事或重要政務場景,通過快馬日夜兼程傳遞信息。例如唐代文獻記載,蕃地(邊疆地區)遇急事時,使者需“馳馬赴贊府牙帳,日行數百裡”,被稱為“馬使”。

  3. 文獻出處

    • 《三國志·蜀志·黃權傳》中提到“馬使奔馳,交錯於道”,反映三國時期的通訊系統。
    • 唐代趙璘《因話錄·角》詳細描述了其運作流程。
  4. 其他補充
    該詞拼音為mǎ shǐ,注音符號為ㄇㄚˇ ㄕˇ。唐代詩詞《送别》中“東鄰嘶馬使人驚”一句,側面印證了馬匹在古代通訊中的常見性。

以上内容綜合了不同時期的史料和文學記載,如需查看更多原始文獻案例,可參考《三國志》《因話錄》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敗奔包程報修飽脹八月的鄉村貝勒迸涕畢露偪束車屋持疑不決刍養竄藏厝頓調曆蹀踥堤堰恩接貳珍發出沸溢奉進疳瘡幹熱高舉遠蹈弓樣還償還寃皓然厚泊黃種诙詭犄角九臯處士開芭開華結果老婢子良嫔淩遲鈴箭漏名孖舲艇慢慢騰騰馬使内需排甲仆程曲阿酒遶身認贓肅霜探房棠苎襕衫投讒微過細故帷幄近臣渥流五經博士縣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