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寸尺的意思、寸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寸尺的解釋

(1).泛指長短。《淮南子·氾論訓》:“譬猶 師曠 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無寸尺之度,而靡不中音。”

(2).喻微小。 宋 蘇轼 《謝館職啟》:“欲辦大事,務兼寸尺之長;将求多聞,故引涓埃之助。”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洪稚存 題某官《散賑圖》雲:君今所補非寸尺,不見遺黎活百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對“寸尺”的釋義包含兩個層面:

  1. 基本字義

    “寸”為傳統長度單位,十分為一寸(約3.33厘米),引申為極短或極小,如“寸土必争”;“尺”為十寸為一尺(約33.33厘米),常用于衡量長度,如“百尺竿頭”。二字連用可表示微小距離或事物分寸,如唐代杜甫《洗兵馬》中“寸尺皆能周萬裡”,比喻對細節的精準掌控。

  2. 引申用法

    在古漢語中,“寸尺”可代指法度标準,如《禮記·王制》載“布帛精粗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于市”,體現古代度量衡的權威性。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文學表達,強調對細微事物的重視,如“寸尺之功”“寸尺之間”。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寸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 泛指長短:指代空間或距離的度量,如《淮南子·氾論訓》中“無寸尺之度”描述調整瑟柱的微小移動。
    • 比喻微小:形容事物或差距的細微,如蘇轼《謝館職啟》用“寸尺之長”表達微小的優勢,袁枚《隨園詩話》以“非寸尺”強調赈災的深遠意義。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體現對細節的重視或謙遜表達。例如描述針灸穴位時,“寸尺”指代前臂特定位置的長度(如支溝穴定位)。

  3. 與“尺寸”的區分
    需注意“寸尺”與“尺寸”不同,後者更常見,含義更廣,包含具體度量、标準或分寸(如“掌握尺寸”)。

該詞兼具具體度量與抽象比喻的雙重功能,常見于古籍或特定專業領域(如中醫),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案殺奧水報覆本影變型彼各碧柰冰川作用鄙樸柏林寺猜害蒼黔參決讒阋詞雅麤澀大義凜然雕繪防軍飯顆糞池紛呶負茲格爾尼卡骨化形銷函匣宏覆後聯環丘宦遊子急不擇途驚驚怍怍禁酒開晝括市勑戒斂口淩慠賣力缪悠鷗水相依婆羅洲千金笑乾絲請和青鳥殷勤請事情有獨鐘榷筦沈後史匠使性謗氣泰壇通滙汙毀無可諱言烏裡八糟五丈仙掖戲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