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长短。《淮南子·氾论训》:“譬犹 师旷 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寸尺之度,而靡不中音。”
(2).喻微小。 宋 苏轼 《谢馆职启》:“欲办大事,务兼寸尺之长;将求多闻,故引涓埃之助。”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洪稚存 题某官《散賑图》云:君今所补非寸尺,不见遗黎活百千。”
《汉语大词典》中对“寸尺”的释义包含两个层面:
基本字义
“寸”为传统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约3.33厘米),引申为极短或极小,如“寸土必争”;“尺”为十寸为一尺(约33.33厘米),常用于衡量长度,如“百尺竿头”。二字连用可表示微小距离或事物分寸,如唐代杜甫《洗兵马》中“寸尺皆能周万里”,比喻对细节的精准掌控。
引申用法
在古汉语中,“寸尺”可代指法度标准,如《礼记·王制》载“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体现古代度量衡的权威性。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文学表达,强调对细微事物的重视,如“寸尺之功”“寸尺之间”。
参考来源:
“寸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释义
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体现对细节的重视或谦逊表达。例如描述针灸穴位时,“寸尺”指代前臂特定位置的长度(如支沟穴定位)。
与“尺寸”的区分
需注意“寸尺”与“尺寸”不同,后者更常见,含义更广,包含具体度量、标准或分寸(如“掌握尺寸”)。
该词兼具具体度量与抽象比喻的双重功能,常见于古籍或特定专业领域(如中医),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
半点蚌蠧壁柜丞辅宠任触景伤怀鉏麑淳俗出生地主义打博电弧典谟氐惆豆甲碓舂公器钩摭顾惮含怀画地而趋笺纸角争介鲜精谛静贴景遇靳啬卷帻句决钜手句文锦炕柴竈匮涸拉差练功十八法丽唱鹿栅猕猴梨南郑年祀签诀千难万苦请春客清凉居栖禽蚑蠕秋方上纳善邻首伏受气包熟软司李四言八句绥静汤液兔死凫举威狱乌篷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