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婆羅洲的意思、婆羅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婆羅洲的解釋

亞洲東南部島嶼。面積736萬平方千米,為世界第三大島。南部約三分之二地區為印度尼西亞領土,稱為“加裡曼丹島”,意思是“大河之島”。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及文萊達魯薩蘭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婆羅洲”一詞有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地理名稱(主要含義)

  1. 基本定義
    婆羅洲(Borneo)是亞洲東南部島嶼,面積約73.6萬平方公裡,為世界第三大島。中國古籍曾稱其為“婆利”“勃泥”等。

  2. 行政區劃
    全島分屬三國:

    • 南部約2/3為印度尼西亞領土,稱“加裡曼丹島”(意為“大河之島”);
    • 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沙巴州;
    • 中間夾有文萊達魯薩蘭國。
  3. 自然特征

    • 地形以山地為主,四周為平原,南部多濕地;
    • 屬熱帶雨林氣候,森林覆蓋率極高,生物多樣性豐富,被譽為“南洋亞馬孫”;
    • 擁有全球約10%的熱帶雨林,新物種發現頻率高。

二、成語含義(較少見)

在特定語境中,“婆羅洲”被用作成語,形容人容貌或行為粗俗不雅,源自中國古代故事。但此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地理、生态等細節,可參考權威資料如《中國國家地理》或印尼/馬來西亞官方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婆羅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婆羅洲》是一個地名,指的是位于東南亞的婆羅洲島。婆羅洲島是世界第三大島,位于赤道附近,地理位置重要,被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三國共同擁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婆羅洲》這個詞的部首是“女”和“罒”,其中“女”是部首,表示與女性相關的事物;“罒”是可以拆解的字形,沒有獨立的意義。 來源 婆羅洲一詞來源于梵文的“Kalamanjara”,意為“很多樹木的地方”,經漢譯音傳入中文,演變而成。在古代地理著作中也有出現婆羅洲這個名字。 繁體 《婆羅洲》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婆羅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基本上按照拼音音譯傳入,所以婆羅洲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例句 1. 婆羅洲島是一個充滿奇迹的地方,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文化。 2. 他們計劃在婆羅洲建立一個新的保護區,以保護島上的稀有物種。 組詞 1. 婆羅洲地理 2. 婆羅洲島嶼 3. 婆羅洲文化 4. 婆羅洲風景 5. 婆羅洲旅遊 近義詞 東印度、婆羅、婆納 反義詞 非洲、歐洲、美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