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請事的意思、請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請事的解釋

(1).訊問事情發生的原因。《國語·吳語》:“ 晉 軍大駭不出, 周 軍飭壘,乃令 董褐 請事。” 韋昭 注:“請,問也。”

(2).猶請示,述職。《史記·秦始皇本紀》:“夏, 章邯 等戰數卻, 二世 使人讓 邯 , 邯 恐,使長史 欣 請事。”《新唐書·關播傳》:“ 德宗 初, 湖南 峒賊 王國良 驚剽州縣,不可制,詔 播 宣輯,因得請事,對殿中。”

(3).從事。 清 陳澧 《東塾讀書記·論語》:“蓋克己復禮,出門如見大賓,惟 顔淵 、 仲弓 乃能請事。”

(4).謂以私事請托。 唐 韓愈 《中大夫陝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 河南 尹 鄭餘慶 薦之朝,拜 南鄭 令,尹家奴以書抵縣請事,公走府,出其書投之尹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請事"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結構,在《漢語大詞典》中有兩個主要釋義:

一、請示相關事務 指下級對上級、臣屬對君主進行事務性請示的行為。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公若之姊為小邾夫人,生宋元夫人,生子以妻季平子。昭子如宋聘,且逆之。公若從,使昭子言于宋公,令無受季氏之請事。"該用法常見于史書與奏章文書,體現古代行政體系中的層級管理制度。

二、請求任職 表示主動請求承擔某項職務或任務。《宋史·職官志》記載:"元豐官制行,诏三省、樞密院、秘書省、諸司寺監乞請事,并令尚書省取旨。"《資治通鑒·唐紀》中亦有"太子請事于東宮"的用例,特指皇子請求參與朝政實務。

該詞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被列為文言常用語,現代漢語中僅保留在曆史文獻研究和仿古語境中使用。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請事"的賓語多為具體政務,與"請命""請戰"等帶有決斷性質的動詞存在語義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請事”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傳統釋義(古代用法)

  1. 訊問事情原因
    指詢問事件發生的緣由。例如《國語·吳語》記載:“晉軍大駭不出,周軍饬壘,乃令董褐請事。”此處“請事”即指詢問軍事動向的原因。

  2. 請示、述職
    表示向上級彙報或請求指示。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提到章邯派人“請事”,即向秦二世述職。

  3. 從事、執行事務
    清代陳澧在《東塾讀書記·論語》中提及“克己複禮……惟顔淵、仲弓乃能請事”,此處意為承擔或踐行責任。

  4. 以私事請托
    指因個人事務請求他人幫助。唐代韓愈的墓志銘中記載官員拒絕私事請托:“尹家奴以書抵縣請事,公走府,出其書投之尹前。”

二、現代延伸義(成語用法)

部分詞典将“請事”解釋為成語,強調主動承擔責任或任務,如“主動請纓”。例如查字典定義為:“指個人不畏艱難,自願擔當挑戰”。

三、使用差異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案例或具體出處,可參考《國語》《史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博采不倒口參綴纏縛丞輔承家塵慮觸眼次擺線村傭大多戴笠刀山劍林大西米風領負屈含冤感寓丱歲孤往豪猾紅木借約精神抖擻景征搢曶金友近悅遠來酒酤計議軍卒潰走列食陵晨另有洞天令原之戚聾蟲鹿醢綸闱馬路天使沒法奈何敏而好學泡沫嫔物淺利清徽秋灰求索人物畫镕匠颯灑少成蛇精十榦施予疏草素虬蛻濯吐屬斜川錫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