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良的意思、麤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良的解釋

指麻布與絲帛。《周禮·天官·内宰》:“佐後而受獻功者,比其小大與其麤良而賞罰之。” 孫诒讓 正義:“蓋此經之麤,即《典枲》之苦功, 先鄭 謂即麻功,良即《典絲》之良功, 先鄭 謂即絲功是也。麤良者,别絲枲而比之;大小者,通絲枲而比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麤良”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用于描述織物或物品的精細與粗糙程度,常見于文獻典籍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文獻出處與用法

3.延伸含義

4.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使用,多見于研究古代經濟、職官制度或紡織史的學術領域。需注意“麤”與“粗”的異體字關系,現代一般寫作“粗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注疏及清代考據學著作(如孫诒讓《周禮正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良(Cu Liang)是一個古代詞彙,意為“粗野”或“粗魯”。下面将對這個詞彙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麤(麥)是由麥部首和居下部組成,總計包含13個筆畫。 良是一個獨立部首,總計包含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麤良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生民之什》中,古代人們用它來形容性格粗野或行為粗魯的人。繁體字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麤良的漢字寫法與現在一樣,隻是在筆畫的書寫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現在使用的簡化字與古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他的态度麤良,很難與他相處。 2. 小明雖然外表麤良,但内心卻善良。 組詞: 麤良沒有太多的搭配,一般用作形容詞,修飾人的性格或行為。 近義詞: 1. 粗魯:指人的言行舉止不禮貌或缺乏教養。 2. 粗野:形容人的性格或言談舉止不文明或不規矩。 反義詞: 1. 文雅:指人的言行舉止優雅、有禮貌。 2. 和藹:形容人的性格溫和、友善。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