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桎的意思、鉗桎的詳細解釋
鉗桎的解釋
猶鉗梏。《宋書·顧觊之傳》:“雖復鉗桎 羿奡 ,思服 巢 許 之情;捶勒 曾 史 ,言膺 蹻 跖 之慮。”
詞語分解
- 鉗的解釋 鉗 (鉗) á 夾住,限制,約束:鉗制(用強力限制,使不能自由行動)。鉗擊。 夾東西的用具:鉗子。老虎鉗。平口鉗。鉗工。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桎的解釋 桎 ì 古代拘束犯人兩腳的刑具:桎梏。桎檻。 窒,礙,拘束。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鉗桎(qián zh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詞義:指“鉗梏”,即用鐵制刑具束縛人的頸部和腳部,象征嚴酷的約束或禁锢。
- 出處:出自《宋書·顧觊之傳》:“雖復鉗桎羿奡,思服巢許之情;捶勒曾史,言膺蹻跖之慮。” 這裡通過對比刑具的束縛與隱士的自由,表達對精神自由的向往。
構成解析
- 鉗(qián):原指夾住物體的工具,引申為“強制約束”,如“鉗制”“鉗工”。
- 桎(zhì):古代拘束犯人雙腳的刑具(如腳鐐),後泛指束縛。
相關詞彙
- 近義詞:鉗梏(qián gù,鐵箍束頸、木械铐手)、桎梏(zhì gù,腳鐐和手铐,比喻束縛)。
- 反義詞:自由、解脫。
使用場景
- 主要用于古文或曆史文獻中,現代漢語已不常見,常見于學術讨論或文學分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宋書》原文或古漢語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鉗桎
鉗桎是一個具有深刻内涵的詞語,常用來形容人受到束縛、限制或壓迫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鉗(钅+㚇),共5畫;桎(木+⺆),共8畫。
來源
“鉗桎”一詞最早出自《左傳·宣公十九年》,原文是“鉗之以緊”,意為用金屬器具夾住并緊緊固定。後來演變為形容人被物理或精神上的束縛和控制。
繁體
繁體字為「箝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鉗字的寫法有時用「虍」代替「钅」,桎字的寫法有時使用「攵」代替「⺆」。
例句
1. 貧窮是他追求夢想的鉗桎,無法讓他自由發展。
2. 社會的偏見成為她心靈的鉗桎。
組詞
鉗地(固定在地上的鉗子)、桎梏(指囚徒的腳鐐)。
近義詞
枷鎖、箍束、束縛。
反義詞
自由、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