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狂的意思、麤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狂的解釋

亦作“麄狂”。粗率狂妄。 唐 白居易 《贈夢得》詩:“漸覺詠詩猶老丑,豈宜憑酒更麄狂?” 宋 蘇轼 《刁景純席上和謝生》之二:“無多酌我君須聽,醉後麤狂膽滿軀。”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朕與 晉 弟雍睦起國,和好相保,他日欲令管勾天下公事,麤狂小人,敢離我手足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麤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麤”(cū)和“狂”(kuáng)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字源、詞義及用法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麤(cū)

    本義指“粗疏”“不精”,《說文解字》釋為“行超遠也”,引申為粗魯、莽撞之意。字形由三“鹿”組成,象征群鹿奔躍時的雜亂無序,後泛指粗糙、粗野的行為。

  2. 狂(kuáng)

    原指狗發瘋,《說文》注“狾犬也”,後擴展形容人的放蕩不羁、不受約束,如《論語》“狂者進取”中的積極含義,或“狂妄”“瘋狂”等貶義。

二、詞義内涵

“麤狂”屬貶義複合詞,強調行為粗野且性情乖張的雙重特質:

三、典籍用例

  1. 《全唐詩·寒山詩》

    “麤狂裝虎豹,巧詐妙機關”,以“麤狂”諷刺虛僞張揚之人。

  2. 《朱子語類》

    評述文人“麤狂輕浮,非端人正士”,批判其浮躁失禮之态。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今已罕用,但可借以批判極端無禮或失控行為(如“麤狂無度”)。研究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時需注意其語境中的貶斥色彩。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pic.php?f=zdct&p=zidian
  2. 《全唐詩》寒山詩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數據庫)
  3.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官網)https://ctext.org/zhu-zi-yu-lei

網絡擴展解釋

“麤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麤狂”意為粗率狂妄,形容言行舉止不加約束、缺乏禮數或過度張揚的狀态。該詞在古籍中亦寫作“麄狂”,屬于同義異體字現象。

二、字形與詞源

三、曆史用例

  1. 貶義語境
    宋代文瑩《玉壺清話》記載宋太祖斥責離間兄弟關系者為“麤狂小人”,體現對魯莽無禮行為的批判。
  2. 中性或自嘲用法
    如蘇轼詩句“醉後麤狂膽滿軀”,借酒意表達豪放不羁的情懷;白居易詩中“豈宜憑酒更麄狂”則暗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

四、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主要用于古籍閱讀或文學創作中。需注意其貶義色彩較強,使用時應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情感傾向。

若需進一步探究相關詩詞背景或字形演變,可參考《說文解字》等工具書或唐宋詩詞注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暧百不獲一百家争鳴白鋪伯道無兒钗荊裙布長溜長魚摧撥大奬賽大洋帝阙地壇獨非惡香火改歲勾死鬼賀辭橫遏橫枝弘毅嚼裹兒禁脔壻口歹沴戾麟褭留養寠人陸溺免疫學妙娥年鑒蟠互配聲毗尼迫誘普浃潛精潛映起稼凄神區縣阮屐三色賞美市兒十姓部落死聲啕氣髫齓題補鐵錯停電蹄踵吐葩威讋五精小的小來遐宇熙德之歌